试论信息共享空间下的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仁婷 时间:2014-06-25

  第二,对图书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对馆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为每名馆员重新定位,力求将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时间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以便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其潜能。在管理上必须运用思想工作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管理机制,方便管理,并对其进行深化教育。
  第三,与其他学校进行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学生方便阅读。根据学校的特点,与其他学校建立信息共享资源网应用跨校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先进、安全、高性能、高带宽、符合实际需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确保多个校区网络系统互联、可靠、可用,便于信息的共享,并且使学生或老师在信息服务中能面向用户,便于查找,不仅主动准确地满足用户显性信息需求,而且主动深入挖掘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并满足,便于提高阅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玲,赖宁.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
  2、李伟超,杨溢.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
  3、丛淑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3(2).
  4、黄继刚.核心竞争力:未来图书馆竞争的基础[J].经济管理,2000(8).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