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创新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汪昊 时间:2014-06-25
  2.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优化流通借阅环境流通管理中,主要是对馆员、图书、读者的管理。管理是为了达成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操作等一系列过程行为。1)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管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应建立在知人、尊重人、关心人、成就人的基础上,主动关心和了解她们工作、生活上的难处,充分肯定她们的工作成绩和价值,让她们从心理上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从而自觉将自己置于主人翁的位置,把个人价值与图书馆价值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2)科学规范书库。书库管理的科学化直接影响到借阅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对书库的管理要求做到以下有三点:对读者归还图书要求当天上架,并准确按中图法四级类目分类上架。工作人员应实时清理书架乱架图书,做到最低乱架率;除了类目准确外,还应做到图书摆放整齐划一,大小开本分开放置,相同的书尽可能放在一处,破旧、散页图书清理送修补;另外还应注意书架架面卫生和地面卫生,勤打扫,保持干净。3)对读者的人性化管理。流通读者的管理包括借阅制度的制订、系统中读者库的管理以及借阅过程中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这一系列活动中应更注重人性化。在制订借阅制度时,尽量避免繁琐的手续,能粗的则粗,该细的仍要细。 
  3.以避免矛盾冲突作法优化流通借阅环境在流通借阅服务中,馆员与读者之间常因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原因产生矛盾冲突。如馆藏资源不足、文献陈旧、借阅权限、借阅期限以及系统功能不完善等客观原因而引起的矛盾冲突。 
  (1)提高馆员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和业务技能。馆员应具备较好的。素养,能面对繁重的工作而保持冷静、随和的心境。能以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去感染读者、教育读者。他们更应具备熟练的业务和相关知识技能,从而得到读者的钦佩和认可,树立起馆员文明形象。
  (2)准确把握读者心里、注重与读者沟通。作为与读者接触密切的馆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善于把握各类读者的借阅心理,研究借阅动机和行为,掌握读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及心理特征,采取支持、满足、引导、启发或控制、劝阻等不同方式,真诚、热情地对待读者,使流通环境中人际关系在理解、尊重、和谐的良好轨道上发展。 
  (3)馆员对规章制度的灵活把握。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保证读者在借阅时有一个正常的工作秩序。但无形中限制了读者的个性需求。生搬硬套规章制度,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在读者不理解的情况下,不能用规章制度拒读者于“千里之外”,而应耐心解释,灵活处理。对于个别读者的特殊文献需求,在不损害其他读者利益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予以满足。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正在面临着时代要求的新一轮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正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所在。管理创新工作确实存在很多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调整心态,方法得当,相信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工作肯定会取得骄人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小鹰.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型及分析《甘肃科技纵横》2009.6
  [2]郜丽红.基于创新文化的图书馆创新机制分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6
  [3]黄宗忠.论图书馆创新《图书馆论坛》2010.6
  [4]崔海峰.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图书馆界》2011.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