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藏书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颖 时间:2014-06-25
  三、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要建立有师范特色的馆藏 
   
  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指导思想既要坚持高等教育的师范性,也要适应高等师范教育的外延的扩展与内涵。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是为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这是其存在的根基。建设有师范特色的馆藏,是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建立在以本院专业为主体,系统地采集多种文献,形成科学的、合理知识结构的藏书体系。 
  (一)为建立有师范特色的馆藏,文献采集的原则之一在于计划性。文献采集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学院整体发展的计划,深入了解学院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交叉学科都做到胸中有数。但是,由于目前各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经费普遍吃紧,这两者的兼顾实在是太为难文献采集人员了。但是,绝不能以经费紧张,文献采集能满足急需就可以了而津津乐道。如果采取“急需”为原则,表面上看,似乎直接满足了教学科研的一时需要。但是,从长远上来看,这是不可取的。这样,建设有师范特色的馆藏就成了一句空话。为坚持文献采集计划性的原则,采集人员必须经常的认真地倾听读者意见,,走到系里去。咨询和征求意见,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文献资源建设的短、中、长期计划。 
  (二)文献采集人员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经费紧张,出版物激增,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能大而全地收尽各种文献,因此。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经费、提高购书质量,准确地把握采集的重点和复本量,作到不重购、不错购、更大范围地满足诸多学科教学科研用书。但是面对经费紧张的现实,即便是对诸专业诸学科涉及师范的文献也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对各高等师范自身确定的重点学科做到重点保证该学科需求的文献。 
  (三)强调主动服务性也是文献采集人员应遵循的原则之一。不可否认,文献采集人员在制定藏书计划和发展目标,经费安排中起主要作用,但必竟采集人员自身的学识和能力是有限的。在新学科和专业相互交叉扩大的情况下,文献采集人员应作为信息最早获得者,将文献信息主动的传递给读者,特别是学院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课题负责人。文献采集人员必须以主动服务的精神,不耻下问的求知态度,向这些专家求救,这对于克服文献采集的盲目性、减少失误是十分有利的。 
  文献采集原则的确立,为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师范特色提供了保证。但是这种原则必须灵活的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去。坚持师范特色的馆藏,对师范院校的读者群来说,涉及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文献,当然应系统的收集。这就要求文献采集人员扩大视野,从传统的师范院校文献采集范围跳出来,着眼于未来的中学师资不仅仅是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适应中学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这是高等师范学院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一专多能的中学教师的发展方向,也是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文献采集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强调馆藏的师范性,就是要将文献采集的目标和原则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选中突出保证本院师范特色的重点学科的文献,再兼顾其他。这样,就鲜明的体现了高等师范学院图书馆与其他院校图书馆的区别,也就鲜明的树立起了“师范”的大旗。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