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5W模式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对传播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那些具有传播价值并且能够吸引人的内容,才能引起用户的注意,并为其所接受。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科信息内容发展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对图书馆而言,可分为实体馆藏信息和虚拟馆藏信息.具体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导书、工具书、学科专业期刊、学位论文、各种学科专业数据库、网上各种类型的学科信息等。不同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特点.教科书、教学辅导书、工具书知识系统.具有权威性;学科专业期刊是学者相互交流传播学科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内容新颖权威,多是研究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各种学科数据库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快捷,可读性强,传播速度快,有较高的权威性。网上各种类型的学科信息数量庞大,内容新颖,但质量参差不齐,其学术权威性需要鉴别。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的文献资源,学科馆员要把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给用户,就要针对具体的用户需求来判断和选择信息内容。
4.3信息传播的媒介
学科馆员信息传播的渠道十分广泛,可以采用面对面传播.院系、学科专业人员会议、在线实时帮助、电话交流、电子邮件等。
在信息传播中,学科馆员应对本校的重点学科研究项目,以及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跟踪对口学科的重点读者.跟踪学术研究动态,对一些热门问题、代表论著、新观点等进行收集并分析研究,搞好定题全程服务工作.并以二次文献的形式将学科新动态和新观点及其潜在的内涵揭示给读者,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要熟悉重点学科的图书和电子资源馆藏情况,包括图书、期刊工具书、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及其使用方法,按学科进行电子资源的整合与链接。定期在网上发布新文献信息,负责搜集、鉴别、整理网络资源并在图书馆主页上按学科大类建立学科网络导航。还要对对口院系师生开展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讲座,协助他们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通过培训揭示馆藏及时通报为适应新需求采用的新服务方式的手段,指导读者充分利用馆藏学科文献的最新信息,大力宣传馆藏资源。定期开展定题咨询服务和其他咨询服务.包括各类事实型与数据型的口头咨询服务。适时开展问卷调查或座谈会,征求对口专业、学科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包括图书、期刊、光盘、电子资源等)服务内容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馆内的有关部门反映,负责督促落实。
4.4信息接受者
在学科馆员的学科信息传播模式中.信息接受者主要是大学教师,此外还有大学生和研究生等。不同类型的信息接受者信息需求的特点与类型以及从信息传播者需要得到的帮助都不一样(见表1)。作为学科馆员.需要认真研究不同信息接受者的特点,根据用户的动机和需求,采集、加工和传播具有鲜明个性的、具有吸引力的文献信息。
4.5信息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满意的传播效果的获得需要传播者、受众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当质量的信息.需要畅通无阻的传播通道。学科馆员信息传播可产生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通过学科馆员学科信息传播,大学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学生、研究生完成了课业、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学术能力;大学科研人员完成了科研项目,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取得科研成果。同时,科研人员利用学术专业知识,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实践,取得社会效益。
4.6信息反馈
信息传播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受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受众若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传递给传播者,传播者不知道自己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是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正反馈信息是告诉学科馆员应该继续传播.而负反馈则是要求学科馆员改变或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更有甚者是要求停止传播。学科馆员只有根据相应的信息,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信息传播内容或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理想的传播效果。
由于情绪工作需要持续的意志努力.必然伴随较多的身心能量付出,因而职工如果处于长时间、高强度的情绪工作状态中,且其身心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或修复,会导致情感冷漠、情感枯竭等心理病症的产生。通过带薪休假等措施,可以使员工因长期情绪工作而耗费的身心资源能够得到有效补充,降低或者消除情绪工作给员工带来的消极后果。他们将继续做出适当的情绪劳动,这不仅能对图书馆具有积极的影响,馆员自身也不会出现消极的工作和心理后果,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很强的工作,这决定了情绪工作在图书馆中的重要意义,也是我们探讨图书馆情绪工作的目的所在。关于情绪工作的研究问题还包括情绪工作的测量、机制、变量等许多研究内容,新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出现。作为服务性行业,情绪工作研究的成果对图书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其研究进展值我们不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