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县级图书馆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云虹 时间:2014-06-2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县级图书馆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和任务,本文分析了县级图书馆应如何定位,如何适应新形势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县级图书馆;新农村建设
  县级图书馆是设在县市级城市的重要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但在服务方面还存在局限性,虽然很多县级公共图书馆尝试建立图书流动站、送书上门等形式为农村提供服务,但由于图书馆本身资金紧张,文献资源匮乏,服务收效甚微。县级图书馆只有不断挖掘潜力,适度依靠外力,在争取社会资源投入的同时拓宽服务功能,才能真正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县级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分析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事关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观。而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增强农村人口生产生活中的科学含量,至关重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的职能凸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
  我国农民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受教育难的问题仍未从根本得到解决,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图书馆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多样性的教育职能,对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类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2具有提升农村综合功能的作用
  文化在凝聚、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功能方面的独特作用,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建设新农村,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质。
  1.3修复和重塑文明乡风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日趋拉大,农民开始产生失落、苦闷、失衡等心理裂痕,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这些问题是经济手段所不能解决的。精神生活的丰富,能够粘合心理裂痕,增进农村的和谐和安宁,给弱势群体带去人文关怀、感情抚慰和思想启迪,为农民奋发图强提供精神动力。图书馆通过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积极应对时代娈迂带来的文化挑战,增进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新卡寸建设的文化根深叶茂,滋养着一个社会主义新农;互步发展起来。
  1.4提高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通过图书馆各种文化教育和活动,对农民进行政策宦传和法制教育,及时地传递致富信息,农民视野开阔了,观念开放了,能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自觉地执行政策,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在参与民主管理过程中更加理性,从而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付民自治作用,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5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宽裕”,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在生活富裕的同时,农民鹋文化需求也同步得到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村、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但精神文化方面明显滞后,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窘迫困顿,降低了农民的“幸福指数”。图书馆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使文化产品、文化消费品惠及广大农民,真正体现新农村农民生活的宽裕。
  2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分析
  过去,县级图书馆的实际业务活动主要面向城市读者,广大农村读者却被忽视了,服务定位产生了偏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盘棋里,县级图书馆要找准坐标。
  2.1找准结合点,做好转变服务观念和方式文章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有特殊地位。作为县级图书馆,必须结合农村人口众多的国情,必须结合占绝大多数的服务对象在农村的实情,转变脑筋,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把服务重点转移到农村,服务于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2找准切入点,做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培养新型农民,希望在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的文化底子薄,基础差,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据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6 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达到了4300万,初中以下劳动力比重高达79%,而农村初中以下劳动力比重更高达91.2%。农村4.97亿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造成农村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县级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应当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来进行,着力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了解国家方针政策,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发出的信号反应灵敏,熟练掌握一项或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真正让农村也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2.3找准推进点,做好促进县级图书馆快速发展文章
  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发展问题,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始终困扰着县级图书馆的课题。不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是县级图书馆的必由之路。新农村建设给县级图书馆提供了历史契机和发展良机。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