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2. 2加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文献信息的分析、评价、处理和存储,必须组织专家和图书馆专业人员根据专业标准进行加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时,首先是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确定要建设的目标、重点、主题,然后利用采集网络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评价和排列,剔除不相关的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同时进行描述和标引。这样,经过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后,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献资源体系,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2. 1编制专题目录和综合性评述。负责服务的人员,需要多与读者沟通,制作新书简介、专题目录等,同时,做好专家服务工作,进行目录、索引、文摘、综述等信息加工工作,开展网上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递等服务,广、快、精、准地传递文献信息。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时,还常举办各种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力求多主题、多途径、多层面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吸引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社会服务效果。
2. 2. 2开发建设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民族地区图书馆大多建有特色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但由于经费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这些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收藏规模小,没有进行深层次开发,且大多数的专题数据库仅能提供目录或题录检索。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利用其丰富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优势,做好深层次特色数据库建设,建立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文献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打破高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的重复和短缺现象并存的状况,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逐步趋于合理,有利于建设高校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高文献资源的社会保障率,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准备,更有效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将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上最有作为的工作之一。
2.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
开发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人才是关键。地方文献内容丰富、载体形态多样,没有一支信息意识强、敬业吃苦的馆员队伍,是很难完成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既懂得图书馆专业知识、民族文献知识,又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等多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多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以充实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另一方面,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着重加强图书馆员的现代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批知识面广、精通业务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适应工作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在高校,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教学是主干。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对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与开发时,必须和本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符合本校办学特色,形成学科发展需要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系统资源数据库和网站,为学术研究、地方文化发展构建一个积极、有效、富有特色的情报供给、文化宣传的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