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哈尔滨市公共图书馆共享工程建设调研报告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牛文杰 时间:2014-06-25
  3主要问题
  3.1经费短缺问题
    共享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仅仅靠图书馆的经费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有专项的经费保障才能完成工程建设所需的设施建设、资源加工、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网络运行工作。
    (1)基层分中心和基层站点设施建设每年都要有所投人用于设备更新,基层分中心每年都要增加存储容量、服务器设备及其它硬件设备。按每增加1TB存储容量及相关硬件设备考虑,每年约需10万元。汽车馆每年去基层服务站服务96次,燃油费约在2万元以上。区县图书馆基层站点设备更新,按每个站点每年0.5万元考虑,19个区县图书馆约需9.5万元。以上两个方面共计21.5万元。
    (2)数字资源加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由哈尔滨市图书馆基层分中心完成,主要视资金情况来决定每年数字资源的加工量,但每年最少应按5万元考虑。例如“哈尔滨讲坛”因为受设备水平限制,所有讲座都无法加工成视频报送北京共享工程中心。  
  (3)人员培训按每个站点每年0.2万元考虑,基层中心按1万元考虑,19个区县图书馆基层站点约需3.8万元,共计4.8万元。
    (4)“共享工程”设备管理,维护费用,哈尔滨市图书馆基层分中心每年不能低于2万元,基层站点不能低于0.2万元,19个图书馆基层站点,约需3.8万元,共计5 .8万元。

  (5)“共享工程”运行费用主要视网络通讯费用,采取按月包时的方式考虑,每个站点每月500元,一年6000元,19个图书馆基层站点共计11.4万元。
    以上5项内容应列为每年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补助资金,共计48.5万元。
  3.2队伍建设问题
    在队伍建设方面基层站普遍反映缺少专业人员,现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的,缺乏专业知识。
    2005年哈尔滨市图书馆为使基层站更好地开展工作,举办了区县图书馆“共享工程”业务培训班,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4发展对策
    (1)国家能出台政策性文件规定“文化共享工程”所需的宽带费用、维护费用和培训费用。
    (2)除政策性文件之外,还可协调运营商设立一个“共享工程”免费服务平台。
    (3)政府重视和投入是推进共享工程建设的有力保障。
    全国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哈尔滨市图书馆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认真组织实施,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共享工程建设。哈尔滨市文化局、哈尔滨市财政等有关领导多次视察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建设,哈尔滨市财政投人资金,黑龙江省文化厅专项资金及时到位,为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从基础建设到服务群众,做实每件事情,不搞花架子,让上级有关部门认为资金投人物有所值。今后还肯于投人。
    (4)以满足基层群众需求为目标,不断深化和创新服务,是共享工程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
    实践证明,农民最渴求科学文化知识。共享工程建设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一、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使先进文化更多的覆盖、普及到广大农村基层和农民群众之中。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三大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
    (5)整体规划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基础。
    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方面,应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积累,持续发展,突出特色,注重版权”的原则,充分依托原有的自动化、网络化环境,依托多年积累的数字资源建设的经验,整体规划具有哈尔滨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如充实那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美术、戏剧、戏曲等艺术资源等。在总体规划资源建设时,应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的原则、共建共享的原则、兼顾数字资源与传统馆藏资源的整体性原则以及实施整体规划和分布实施的原则。首先,要充分整合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加大对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和数字化工作,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作数字化资源,形成分布式的资源库。
  (6)逐步建立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推动“共享工程”健康发展。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共享工程”列人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协调、解决“共享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建立起监督、考评机制。
    (7)培训技术人员,加强资源建设及整合力度,是保证共享工程吸引群众的关键。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