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熊枫  时间:2014-06-25
  (1)更新馆员主观知识。更新馆员主观知识,是要求馆员充分利用主观知识,有效地对客观知识进行收集、编目、分类和传递。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主要依赖于馆员的知识管理水平。知识管理权威人士达文·波特认为:图书馆员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发挥核心的作用。他们掌握收集、编目、分类和传递知识的技能。他们善于掌握用户对知识的需要。”因此,馆员的主观知识应该不断地进行适应性更新,提高知识管理技能,增强知识管理效能,把握用户需求,树立对用户的亲和力。而在传统的知识管理中,僵化的人事规章、缺乏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等使馆员的创造潜能难以得到应有发挥,造成馆员主观知识的闲置。
  (2)坚持终身学习。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认知框架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是新的学习活动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学习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组织学习模式、业务规则及其间的交互过程的计算机支持信息系统建立在图书馆Intranet平台上,旨在帮助图书馆实现动态的知识管理,使图书馆的每一位员工能够在协作中不断获得学习的机会,同时图书馆在学习与创新系统运营过程中建立一种组织学习模式,创造一种向上的组织文化。知识社会要求社会个体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自主行动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交流工具的能力,以及善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合作的能力。坚持终身学习是获取这些能力、保持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在国家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3)构建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文化,又为发展文化服务。图书馆组织文化,也称图书馆文化,是全体馆员所追求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信念体系的总和,是图书馆在长期自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为全体馆员共同遵循的群体意识,是图书馆精神发展向导,充分反映了图书馆的战略愿景和经营理念。一般而言,图书馆组织文化多以符号、语言、信念及意识形态等方式呈现于图书馆日常运作中。组织文化代表着组织形象和组织面貌,赋予组织内员工一种信仰,代表着组织的思想和理念,能通过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确保员工的努力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因此,图书馆应该创造一种崇尚知识、倡导学习、鼓励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文化氛围,支持合作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馆员为图书馆的发展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良好的组织文化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建构的保障。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来自图书馆员所拥有的共同价值观,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优秀的价值观直接对图书馆决策产生影响。当图书馆员认同图书馆的价值、信仰和管理哲学时,他们会认为为图书馆所做出的努力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在此认同下,他们将图书馆共有的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同时将馆员的个人期望转化为实现共同利益的一体化组织行为,在组织目标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不仅如此,图书馆组织文化能够增强图书馆员对工作行为的自觉调控意识,尤其是对不适当行为的约束和控制。
  (4)树立学习型的组织形象,加强知识共享。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有机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它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将学习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的共同发展。组织的学习必须自己完成,所有外界都只是提供参考,深刻的变化一定是在组织内部产生的,在员工的内心成长起来的,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学习型组织贵在有组织、有目标的学习。现代图书馆学认为,隐性知识只有在沟通、分享与共享的情况下才能快速增长成显性知识或无形资产。而隐性知识的沟通、分享与共享都必须在有形或无形的组织中进行才能得以实现。大力倡导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实现这种有组织的学习。学习目标就是实现学习型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目标,即实现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这种流动包括隐性知识在馆员个体之间的、馆员个体和部门群体之间的、图书馆和其它图书馆之间的单向和相互的流动。在流动的基础上,经过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整合来实现各种转化。通过这种流动和转化,实现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知识创新,进而实现学习型图书馆的组织目标o学习型组织可以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心理归属感,从而推动图书馆和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知识共享就是组织内的全部知识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以提高知识的再生产与创新能力。培养员工共享的意识,促使员工,特别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个人,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同时,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机制,共同关注个人和集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设立开放式交流平台,挖掘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团队的隐性知识,组建图书馆知识库,建设好知识共享的创新图书馆文化,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提供一种适当的氛围。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变得更加便捷、更有成效,图书馆可以通过知识共享网络平台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比如建立图书馆网页、利用E—mail等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2l世纪对图书馆和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应按照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重新定位,树立学习型的组织形象。首先,构建学习平台,为馆员提供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渠道,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要求馆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其次,理论学习与工作探讨相结合,重视培养,提高素质,使每个馆员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断积极进取。通过个体知识结构的完善,达到整体知识结构的优化,从而不断使全体馆员的整体素质提高。
  近年来,知识管理已成为图书馆学科的一个研究重点。知识管理作为众多学科的一个交叉领域,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笔者认为图书馆学科的知识管理研究一方面要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工作服务,一方面又要突破这个领域,为将整个知识管理的研究向前推进作出贡献。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