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图书剔旧工作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2.5完整性原则:分册的文献要强调完整性,不配套的多余复本文献应当处理【1】。
3.图书剔旧范围
对剔旧范围作了具体规定.重点是剔除复本量过大、破损严重、 内容滞后、知识失效、“零”借阅、年代久远的文献,都在剔除之列。
3.1政治类文献剔旧范围:一是陈旧过时、没有现实意义、不适应现代政治需要的一般性读物彻底剔除;二是内容有错误但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献,除需要作为历史资料保存备用的,其它全部剔除。
3.2专业类文献剔旧范围:一是复本量大、参考价值低、流通利用率低的压架文献全部剔除;二是陈旧过时、内容滞后的旧版教科书全部剔除;三是破损严重无法修补的文献全部剔除。
3.3文艺类文献剔旧范围:一是内容不健康、禁止流通的文献,全部剔除;二是文学价值低、无使用价值、无欣赏价值、“零”借阅的文献,全部剔除;三是年代久远、破损严重、残缺不全、无参考价值又无法修补的文献应当剔除。,
4.图书剔旧方法
图书剔除原则确定后,接着要确定图书剔除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藏书剔旧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专业技术性工作,既要定期进行,又要慎重稳妥,不能采取“突击”或“大会战”的方式一拥而上,以免馆藏结构受到破坏。应组织馆内对馆藏情况熟悉、业务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馆员来负责这一工作。我馆在藏书剔旧中大致参考了以下几种方法:
4.1滞架时限法。即根据一本书在两次流通之间滞留在书架上未被使用的时间来确定藏书是否应剔除的方法。它是确定“呆滞书刊”的标准,也是预测图书使用率的重要数据。传统图书馆主要通过书后卡来获取“滞架时限”的数据。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已经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我们应设计一个能打印出所有流通图书滞架时限的程序,这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提供图书流通数据,保证记录长期保存,提高工作效率。
4.2书龄法。即把图书出版日期、印刷日期、采购日期等作为标准来进行藏书剔除的方法。书龄是藏书剔旧中用来帮助判断的重要依据,但如果单纯以书龄长短决定藏书的去留,就可能把一些仍有价值的、使用率高的旧书剔除,而留下一些书龄较短却不适用的书,因此,在使用书龄法剔除图书时,应参考各类出版物的有效使用年限。
4.3主观剔除法。由负责藏书剔旧工作人员直接在书架上审查图书,再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剔除。当然,该方法内含一系列供剔旧人员在进行主观判断时需要使用的剔除规则。在应用此方法进行剔旧时.主要是对复本量大、陈旧过时、参考价值低、无使用价值而又年代久远的“超龄书”、流通率较底的滞架书等提出处理意见,将拟剔除的图书先横放于原架位。然后经馆、部负责人以及邀请有关学科的专家采取架上复审法参与审定最后再决定是否剔除【2】。
总之.剔旧工作是藏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随着信息新陈代谢周期不断缩短,读者对文献新颖性、时效性的要求日益迫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改进、创新藏书剔除工作,把藏书剔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才能提高和促进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工作质量,真正达到优化馆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桑健.图书馆学概论【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95-301
[2]魏秀玲. 浅谈馆藏图书剔旧工作【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