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书馆的行业化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据统计, 近年来我国公益性的全国性学会经费支出总额逐年增加, 而政府投入比 例一直呈下 降趋势。各学会不得不减少学术活动或采取“以会养会”等措施来维持正常运转,削弱了学 会功能和影响会议质量。这就要求各类学会在承担行业管理职能的同时, 也要有相应 的 经济职能,才不至于经常性地采取短期行为,导致学会工作缺乏后劲。因此,只有通 过立法保证资金来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才能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必要 保障。
当今社会,随着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图书馆事业管理的改革也在所难免。有人预测,21世纪中国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通过一定的通 讯 网络与世界各地相连接的社会化大图书馆。为了积极应对信息社会、知识 经 济的挑战,图书馆界必须走统一、联合的发展之路,以“大图书馆”意识为指引,在广泛合 作的 基础上,成立真正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真正代表行业 利益的行业协会,对内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对外积极拓展行业公共 关系,维护并争取图书馆行业利益[5]。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各 自为政的状况,在真正的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的行业化发展,使图书馆 事业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 马迪娜,曾程双. 图书馆馆际间的合作:全球性的进展[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 0 8(1):5—10.
[2] 肖红凌. 图书馆行业协会建设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7(2):2—6.
[3] 周慧芳. 图书馆联盟研究[J]. 图书馆,2007(4):59—61.
[4] 吴徐年. 图书馆学/协会促进近代图书馆学术转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2):123—125.
[5] 吕庆久. 克服困难,推进我国图书馆管理的发展[J].图书馆,2004(1):1—3.
下一篇:云计算带给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