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享受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育凯 时间:2014-06-25
  3.2.2 工作态度是工作质量的先导因素。作为一个高校图书馆员,首先应全面了解图书馆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增加工作的自豪感,以温和、含蓄的态度服务读者、帮助读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图书馆事业中去。这是一个馆员做好图书馆工作的首要条件。[4]
  3.2.3 阅读享受的营造要求现代图书馆向重视对“人”服务的方向转变。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由知识水平比较高的教师和大学生组成。这就要求馆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外语和学科专业知识,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业务技能,让广大读者在图书馆中感觉到不但能利用高质量的知识资源,还能够得到高素质馆员的帮助。同时,新时代的馆员还应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在与读者的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和关怀读者,增强图书馆的亲和力。
  在图书馆员工工作态度热情、服务耐心周到、言谈举止亲切、文化素质较高的条件下,广大师生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这无形中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享受效果。
  3.3 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制度
  阅读享受的营造需要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支持,图书馆应改变以往以书为中心、强制读者服从管理的制度,在制度建设中融入人文因素,表达人文关怀,以读者为中心,建立健全合理又合乎人性化的规章制度。
  首先,公平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保障读者公平利用各种资源的权利,取消现行制度中人为地将读者进行等级划分的条例,例如取消“教师阅览区”“科研租赁空间”等。应在平等的条件下让广大读者均有利用的权利,可以借鉴一些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实行“积分制”管理,即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应的积分,通过积分总分的高低来确定其是否有利用这些有限资源的权限。[5]其次,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用诱导代替禁忌,并在语言上多点亲切感,例如取消服务禁语,如“偷一罚十”“严禁乱扔垃圾”……而利用亲切的提示语言替代,如“请检查您是否已经办理了借阅手续”“带走垃圾,留下文明”等。再次,在读者管理过程中,提倡多教育、少惩罚,充分利用导读和读者培训,引导读者正确利用图书馆,减少违规情况。
  只有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制度,才能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读者第一”口号的真实意义,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从情感上获得尊重,从而形成一种自觉遵从的行为,共同维护并享受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3.4 个性化服务是阅读享受建设的关键
  现代读者需求成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能够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从读者的实际需要和利益出发,优化整合各种资源以及服务项目,形成一个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体系。
  3.4.1 建立“超市式”服务管理模式,提供便利式服务。图书馆应积极借鉴现代大型超市“一站式”方便顾客服务的成功理念,摒弃长期沿袭下来的闭架借阅模式,在“模数式”、大柱网、大开间的弹性空间设计前提下,实现查、阅、藏、借合一的“知识超市”大开放管理模式,使读者的公共活动空间相对集中,功能齐全,全方位开放,不再强调文献载体形式而只关注信息内容,读者随心所欲游移于各种信息中,自由选取所需资料并进行自助式复印、打印,信息点、计算机终端散布各处,读者可随时将电子资源与印刷信息“无缝链接”。
  3.4.2 差异化服务。人性化信息服务应具备多层次性,充分了解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开展差异性服务。如对于信息技术水平较高、信息需求专指性较明确的用户,应挑选素质较高的学科馆员为他们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对于新生,应积极开展入馆教育,让他们尽快学会利用图书馆;对于毕业生要实行超前服务,使他们能及时了解本学年学校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包括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时间、人数、内容及指导教师的要求和所需要的参考资料等,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所需的资料集中起来编制成专题索引,方便他们查找,同时还要实行咨询服务,及时解决毕业生在利用信息资源方面的各种问题;对于教师读者,要进行跟踪服务,提供教学所需参考资料,还要针对其研究的课题介绍有关的文献资料目录、相关的书刊和检索资料以及翻译等。[6]
  3.4.3 自助服务。DIY(自助)是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服务方式,图书馆应积极接受,在馆内增加自助服务和设备。在充分的入馆教育和明确的服务导向指示下让读者自由进行自助检索和自助借还,各层楼或各个室除了配备检索机和查阅电子资料用的计算机以外,还应配备装有光驱的计算机,供读者阅读随书光碟,并为读者配备自助复印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如暨南大学图书馆为读者设立自助打印机和复印机,读者只需投币后就可以自己打印和复印,给每一位到馆查阅资料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3.4.4 重视休闲功能,寓阅读于休闲娱乐之中。休闲是人们从繁重的压力(生存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中解放出来后所获得的一种真正的心灵自由。大学生们承受着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需要一个释放精神压力的空间,而图书馆恰好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各种文化休闲需要。图书馆应积极创造以满足个人休闲旨趣为宗旨的阅读条件,让大学生们心无外压,完全以休闲娱乐的姿态出现在图书馆,以平静的心态进行检索,以兴趣阅读充实空余时间。馆藏方面,内容上应增加形象性读物,如文学、艺术、音乐、摄影等;载体形式上应增加光盘、唱碟等多媒体文献,以满足大学生们视听的需要。环境方面,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在馆内设置咖啡厅、茶座等,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探求知识,与好友倾心交谈,获得教益,把阅读作为一种休闲、一种享受。
  3.5 营造阅读氛围
  氛围,是目前很多服务行业推广消费的有效手段。星巴克通过营造轻松、惬意的小资氛围获得了成功,哈根达斯则因其浪漫情调的氛围吸引了大批顾客。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改变以往严肃、单调的形象,在传统借阅环境的基础上,主动营造充满阅读享受的氛围。首先,必须通过营造更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便于学习者、研究者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活动,将图书馆从知识的聚集地变革成为知识的加工地、新知识的孵化地。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举办读者座谈会、读书日活动、读者征文、读书沙龙等,把读者在图书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带给每一个人,共同激励,共同提高;适时举办各种读书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到馆举办讲座;还可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在光影声像中让读者充分领略图书馆的文化魅力。让读者在这样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阅读状态,享受阅读。
  
  [参考文献]
  [1] 张丽红.构建图书馆精神家园[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8):96—98.
  [2] 王志丽.高校图书馆环境设计与读者心理效应浅谈[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9):121—124.
  [3] 潘松华.基于馆员人文关怀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新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5(6):119—121.
  [4] 许旭英.提高馆员素质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图书馆,2008(4):73—75.
  [5] 喻新军.突显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图书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4):56—58.
  [6] 李桂霞.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177—17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