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与信息素养之关系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莉 时间:2014-06-25
  [摘 要]在回顾数字鸿沟与信息素养的定义与理论基础上,剖析了构成数字鸿沟内涵的信息接近与信息素养,探讨了信息接近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缩小数字鸿沟的政策,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数字鸿沟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鸿沟;信息素养;信息接近
  
  1 引 言
  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21世纪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基础资源,是现代人工作、生活所必需的。欧盟的研究认为:信息时代个人工作所具有的信息技能,是个人能否顺利进入职场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否具备符合职场所需的信息技能,也是立足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依据[1]。由于经济发展、地理区域、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信息化浪潮为人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形成了普遍存在于人群中间的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如何缩小数字鸿沟、培养国民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重要议题。
  
  2 数字鸿沟、信息素养理论的发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1 数字鸿沟理论和信息素养理论的发展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人或群体在信息科技应用、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上的差别。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简称NTIA)发布的报告指出:在信息社会,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工具对于个人的经济成就及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是否拥有计算机和运用计算机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主宰贫富差距的力量[2]。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KG-2mm]-[KG-0.8mm]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把数字鸿沟定义为存在于个人、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的信息存取和信息科技运用因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网络利用活动而呈现的机会差距现象[3]。祝建华在《数码沟指数之操作定义和初步检验》中简洁明了地定义数字鸿沟为社会各阶层之间在使用互联网上的差别[4]。从以上定义可以明确数字鸿沟是一种差异表现,形成差异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地域和社会阶层等,而这种差异影响着个人在信息时代的经济成就与职业发展。
  信息素养是一项能觉察信息需要,并有效查找、评估、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能力。自美国学者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先提出信息素养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简称ALA)的报告指出,具备信息素养使人们在面对相关的切身信息(如医疗保健、就业机会、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卫生、教育制度、消费者权益等)时,懂得搜集与有效的利用,据此建议改革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使学生能主动了解和利用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打下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5]。实践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个人,能够探索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文献和对信息进行其他形式的创见性的表达以及能够在信息查询与知识竞争中力争最优。在信息素养内涵维度建构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McClure认为信息素养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包括传统素养、电脑素养、媒体素养和网络素养等[6]。Shapiro和Hughes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剖析为工具素养、资源素养、社会结构素养、研究素养、出版素养、科技素养和批判素[7]。Bruce认为信息素养是经验的全部,建议学生从七个方面积累:信息科技经验、信息来源经验、信息处理经验、知识结构经验、知识扩展经验和智慧经验[8]。台湾学者吴美美提出信息素养可从内在与外在两种能力来考察,内在的能力包括:能理清问题、分析所需要信息、正确解读信息及组织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外在的能力包括:知道信息源在哪里、知道如何获取、能用适当的方式将吸收的信息呈现出来并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9]。大陆学者王锦贵把信息素养内涵解构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三方面内容,指出信息意识反映了个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能力描述了个人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而信息伦理则是指信息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经济、法律和社会规范[10]
  2.2 数字鸿沟与信息素养
  数字鸿沟内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是信息接近(Access)机会,个人在拥有电脑、网络接入和网络使用行为的差异;第二是信息素养和信息进修机会,个人应用信息科技和利用信息的差别[11]。信息接近意味着一种能够接近使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资源的状态,它的使用包括硬件设施和信息资源的接近。信息科技设施的接近包括信息基础建设以及电脑网络相关设备与服务的拥有和使用。硬件设施的解决并不等同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只是为其提供了条件。硬件设备的拥有和有效信息的接近,才形成所谓的信息接近。由于信息资源的市场化运作,社会弱势群体往往被淹没在垃圾信息中,从这个角度而言,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即是为了保障社会各群体都拥有对信息资源的接近机会。在现实生活中,信息的接近使用机会,往往因为不同的收入、群体、城乡发展状况和教育水平而存在显著差异[2]。为应对信息接近机会的数字鸿沟,政府应该秉持普及服务(Universal Access)的理念。普及服务意指社会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提升国民的网络使用能力,并提供与使用者切身相关的信息内容,使之得以接近使用。Berte 和Bjornson认为普及服务的概念应该包括四个方面:1)可获得性(Availability),让想上网的人都能联网;2)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网络的使用资费在普通使用者可以负担的范围内;3)可用性(Usability),网络能够让大众方便使用,不会发生操作上或内容获取上的困难;4)相互可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各种格式的信息资源可自由转换,用户不会产生认知上的困难[12]
  能够接近使用各种信息科技和信息资源,是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但非充分条件。信息的接近,并不必然保证信息的获取,也不等同于信息的有效吸收与利用,更不能保证知识的增长。个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够有效地运用信息科技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缺乏信息素养者即使能够接近信息,也不一定能够从中获益。OECD的数字鸿沟报告明确指出信息社会的良好运作并非单靠完善的信息环境与服务可以完成,政府除了要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础建设和相关服务外,更要培养良好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信息使用者,这样才能让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充分利用信息环境与服务,为自己与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信息素养反映个人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独立学习的基础。因此,可把数字鸿沟的第二层内涵归结为信息素养的差异。越来越多的政府与机构把普及服务的理念延伸到信息素养的普及教育中,在各级学校与教育机构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推动信息素养培训活动的开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