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用户隐性知识管理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汝建 时间:2014-06-25
  2.2 国外的“living library”活动
  国外的“living library”活动是由丹麦一个叫罗尼•勃格(Ronni Abergel)的青年发起的。2000年勃格及其朋友建立的非营利组织“停止暴力(Stop The Violence)”在罗斯基勒音乐节(Roskilde Festival)上首次举办了“living library”活动[4]3/sup>。在此次“living library”活动中,勃格共组织了75本“活体书”,结果每本“活体书”都大受欢迎[5],图书馆“living library ”活动由此开始。随后“living library”活动在西方迅速发展,并主要由图书馆开展,有些图书馆还将这一活动作为例行工作,如澳大利亚斯摩尔市图书馆(Lismore City Library)每月都固定一个时间开展此项活动[4]3/sup>。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有20多个国家举办了100多次“living library”活动[5],这种新式活动已经风靡欧美,有风靡世界之势。
  2.3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薪火相传living library”活动
  2009年3—6月,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图书馆开展了第一届共7期“以人为友,与‘牛人’面对面交流——图书馆薪火相传living library”活动。该活动由该校图书馆联合学生社团搜集上海交大在留学、考研、实习(工作)、英语、科研、竞赛等方面优秀(或有经验)的学生组成“活体书”。图书馆对每一本“活体书”进行编目,提供书目信息(索书号、主题、书名、内容简介、上架日期、借阅时间等),读者通过检索获得有感兴趣的“活体书”即可借阅,借阅者有45分钟的时间与“牛人”面对面交流、提问,分享“牛人”的宝贵经验。这期活动受到广大学子的热烈欢迎,效果非常好。在网站上,上海交大图书馆表示还会继续将这一活动举办下去,在新的学期将推出新的“书目”[6]
  3 “living library”活动是图书馆用户隐性知识管理的创新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国外的“living library”活动和上海交大图书馆的“薪火相传living library”活动都是图书馆开发、管理用户隐性知识的成功实践,是图书馆对用户隐性知识管理的创新,更是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践行。这种创新的活动方式必将给图书馆带来深远影响。
  3.1 图书馆“living library”活动开创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思维
  图书馆界自1999年就开始了对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3]191,但一直侧重研究内部馆员隐性知识的开发管理,其目的是为创造学习型组织,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长期以来,图书馆忽略了对用户(读者)及社会隐性知识的开发,没有意识到用户隐性知识开发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性,更别说将用户隐性知识纳为工作对象。丹麦罗尼•勃格开创的“living library”活动引发了图书馆对用户(社会)隐性知识的关注,图书馆开始尝试将用户隐性知识纳为工作对象并将其作为新的服务方向。因此说,“living library”活动开创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新思维。
  3.2 图书馆“living library”活动采用了最有效的开发用户隐性知识的方法
  [HT]在“Living library”活动中,“借阅”双方是在一个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中“一对一”或“一对多”面对面的交流。交流过程中,因为没有被打搅(只有借阅双方、无其他人员),“借阅”双方能畅所欲言,充分交谈。在隐性知识众多开发模式中,研究者普遍认为人与人面对面地交流是最有效的知识传播方式,图书馆正是采用这种方式开展“Living library”活动,这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借阅双方隐私,也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实现了活动目的,即分享知识、获得理解、消除偏见、收获愉悦[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