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省与江苏高校图书馆事业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关键词]江苏;教育强省;高校图书馆
2005年6月,江苏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加速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跨越,吹响了全省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教育优先发展,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策,在建设教育强省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负有重要使命。笔者就江苏高校图书馆与建设教育强省的关系、作用等若干问题,试做粗浅探讨。
1 教育强省的内涵解读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是民族兴旺之本,文化强省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来实现,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最有效方法。
教育强省,一方面是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是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具备了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发展的基础以及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条件。
2 江苏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为江苏高校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格局,不断取得新进展(见表1)。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江苏优先发展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苏作为教育大省,多年来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省教育经费累计投入不断增长,全省有普通高等院校119所,在校生人数达139万,均位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9%,奠定了高等教育大省的地位[2],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江苏教育加快发展的同时,全省高校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十五”期间,江苏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从2000年的72 00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3.4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96%[3],“十一五”期间对江苏高校图书馆的各类投入将有明显增长,为江苏高校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 高校图书馆在教育强省中起不可或缺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学校课堂外最好的教育场所。
3.1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把图书馆与建设教育强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可见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图书馆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高校图书馆更应如此,是教育强省的主力军。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是通过向读者提供阅读资源和环境来实现的,对提升民众的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现代人文化学习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促进人心智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启迪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素质和精神世界,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4],是教育强省的重要内容之一。
3.2高校图书馆拥有的大量文献信息资源是推动社会教育发展的力量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长期收藏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积累下来的大量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读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获取、创造和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挥高校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功能,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5]。
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主动服务于社会。教育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在竞争的社会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信息资源,如何掌握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已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为教育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3.3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实施教育、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
高校图书馆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物化了的精神产品,代表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图书馆收藏的信息资源通过不同的形式、途径,在读者利用的过程中弘扬文化、实现知识的传递和教育,是人类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
4 江苏高校图书馆为江苏建设教育强省服务的策略
把高校图书馆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学校课堂外最好的教育场所。一方面,江苏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加速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跨越,确立了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为江苏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政府必然加大对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投入,为江苏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建设教育强省的社会需要为江苏高校图书馆带来了牵引力和推动力,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持续的信息服务和教育需求生长点。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江苏高校图书馆联合共建信息服务和教育平台成为江苏高校间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与江苏建设教育强省保持着更紧密的联系,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为教育强省的建设提供动力。
4.1开展中学文献检索教学服务
美国从中小学开始就设有信息利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1988年,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为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
在我国,1984年由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文件,1992年又对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性质、任务、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做出了规定,由高校图书馆承担这方面的教学任务。目前,江苏高等学校已普遍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中小学没有开设文献检索方面的教学课程,学生普遍缺少获取有效信息的技能。在条件许可下,江苏高校图书馆可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以文献检索与利用为内容的基础知识普及教育讲座,形式上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即走进中学生课堂,“请进来”即让中学生到高校图书馆来,边参观边教学,让中学生在感受高校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同时,自觉接受信息利用和检索的教育,培养和提高信息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江苏教育强省作出贡献。
4.2积极做好用户教育工作
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发挥的程度,取决于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和信息检索技术的了解和熟练程度,这是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外在动力。因此,开展用户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信息服务工作的必然要求。
4.2.1开展用户研究工作。用户教育要有针对性才能达到教育效果,所以有必要开展用户研究工作,即对用户的特点和情报需求的研究,目的在于为江苏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依据。通过用户研究,可克服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用户之间的交流障碍,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地位的提高,使更多的人认识高校图书馆信息工作的社会价值。用户研究不仅是江苏高校图书馆有针对性地为教育强省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服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4.2.2用户教育工作的内容。用户教育是一种实践过程,江苏高校图书馆要了解用户心理、行为特征和信息需求,培养用户的信息能力,促进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它包括如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