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开展少儿动漫特色服务之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健康的动漫作品可以给少年读者带来欢乐,推动未成年人的成长。然而现在互联网上的动漫鱼龙混杂,并产生了审美趣味低俗、崇尚暴力等负面影响,不良动画无孑L不入地侵蚀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作为素质教育主力军的少儿图书馆有责任整合资源,建立起整套内容健康、数量庞大的特色动漫体系。通过开展专题阅读活动,让少年读者不在浩瀚的动漫作品中迷失方面,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地发挥动漫作品的教育功能,引导少年读者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近两年,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传播动漫文化、引导读者健康阅览动漫作品上做了较大的努力,提供了一系列的动漫特色服务,受到了小读者们的欢迎和家长们的好评。
2.1 建设少儿电子动漫阅览室,营造浓厚的绿色动漫氛围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我馆最火爆的视窗部门是电子阅览室。究其原因发现,电子阅览室里有大量的网路游戏节目,而绝大部分游戏节目都是卡通小说改编的。我馆抓住这一契机,把原有的电子阅览室打造为专为未成年人提供益智数字动漫的电子阅览室,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视听动漫读物的巨大吸引力,让青少年逐步远离游戏。该室新配置了宽屏液晶显示器,通过富有童趣的装饰,如卡通叮当、功夫熊猫等图案作墙上装饰,彩虹般的天花板,色彩缤纷的电脑桌椅,还在大门两旁的滚动灯箱不停展现孩子们喜欢的漫画图片,为青少年提供了充满动漫气氛的阅读环境。“少儿电子动漫阅览室”启用当天特别邀请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笔者兼导演黄伟明先生与孩子们一起现场作画交流,以“健康动漫”为主题,画出孩子们邀游绿色动漫世界的生动情景,同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漫艺术创作,希望他们成为未来动漫产业的创造性人才,推动我国民族原创动漫的发展。
2.2 整合优秀的电子动漫资源,引导读者健康阅览电子动漫作品
我馆的数字动漫资源主要有两部分:动漫视频和电子漫画书。为了维护版权,数字资源只能在馆内浏览,读者在我馆电子阅览室使用数字资源是免费的,而且有工作人员在旁辅导。
动漫视频主要是对馆藏的优秀动漫音像光盘进行转录,生成数字资源并储存,形成VOD点播系统的特色栏目。其中有中国动画片《天书奇谭》《金猴降妖》《大闹天官》《宝莲灯》《哪叱闹海》等,外国动画片《四眼鸡丁》《加菲猫》等,以及科普教育类动漫,共300多部。在传统的音像视听服务方式下,一张影碟不能同时给几个读者使用,现在在少儿电子动漫阅览室里,同一影碟在经过数字转化储存后可供多个小读者同时观赏,令优秀的动漫视听资料得到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利用。这类数字资源通过视频采集卡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资源。在PC上通过视频采集卡可以接收来自视频输入端的模拟视频信号,对该信号进行采集、量化成数字信号,然后压缩成数字视频序列。通过分专题的活动宣传,在节假日家长们就会领着孩子乐滋滋地来欣赏我们的动漫视频。
电子漫画书用的是“点点书库”——数字动漫平台和书库。目前电子漫画书库根据书籍中心内容和适龄范围,分为“文化·国学库”如《老子说》、“风趣·幽默库”如《乌龙院大长篇漫画系列》、“历史·神话库”如《三顾草庐》、“少年类库”如《孙悟空》等等。
此外,我馆数字漫画书“点点DIY工具”精选我馆的经典馆藏,自行对优秀漫画书籍进行电子化制作。“DIY工具”与“点点书库”平台可以进行无缝对接,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地对用户上传的电子书籍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小读者们在动漫室的留言和工作人员对漫画书的挑选,我们及时制作并提供读者们想要的和热门的漫画作品的数字版本。通过与读者的充分沟通,尽最大的努力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使我们的电子漫画书库充满了活力。
2.3 举办“动漫大剧场”活动,满足少儿读者欣赏动漫大片的愿望
此活动向小读者传播优秀的动漫电影,让青少年儿童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优秀的动漫大制作,以积极健康的动漫文化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该活动也起到了宣传展示我馆动漫馆藏的效果。我馆每月定期免费播放两场动画片,如《闪闪的红星》《葫芦兄弟》《丛林大反攻》等等,清晰的画面和震撼的音响效果,吸引了大批孩子和家长,有时座无虚席。甚至两旁过道也站满了读者,受到广泛的好评。
2.4 开展动漫艺术教育,激发少儿读者艺术潜能与创新能力
少儿喜爱动漫,他们对动漫人物有着极大的兴趣,于是我馆开设了动漫艺术课,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讲授手绘动漫基础、构图原理和创作辅导等,并将学生的优秀漫画作品在电子动漫室中展出。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又使他们学会鉴赏动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建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3 结束语
动漫逐渐成为未成年人文娱生活的主要内容,少儿图书馆有责任用优秀的动漫作品形成有益的动漫文化去耕耘少年读者那片纯洁的沃土。利用少儿图书馆自身的优势,整合健康的数字动漫资源。为青少年儿童提供现代化的动漫作品阅览场所,打造少儿特色服务,能激活和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和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上一篇:试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
下一篇:学科馆员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