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向洁 时间:2014-06-25
  3 应对措施
  
  3.1 实行“工一勤互助”
  目前,很多的高校图书馆都设置了勤工助学岗位,这一举措既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课余参加劳动的机会,也是对图书馆劳动力不足的补充。笔者认为,加盖馆藏章这一工序比较简单,经培训勤工助学的学生完全可以胜任,图书加工时,可以将此工序安排在最后进行,交由勤工助学的学生完成。而作为劳动减负的补偿,图书馆可与图书供应商进行有效沟通,将此部分图书加工经费转向勤工助学的学生,这样也增加了勤工助学学生的收入,可以说是互利双赢。
  3.2 采用“委托加工”
  将由图书供应商各自委派人员加工改为“委托加工”的方式。从其操作的可行性来讲,“委托加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可以在各中标图书供应商中聘请某一家服务质量好、且在本地的商家,兼职承包其余商家的图书加工任务,图书加工成本由各商家协商支付。对图书供应商来说,就减少了培训加工人员的成本。尤其是外地的图书供应商,由于他们在本地一般仅聘有一两名办事员,虽然部分工序可以在他们公司本部完成,但对于一些要求到本馆完成的作业或发现有待修改的失误就显得力不从心。
  第二种方式,即图书馆可以招聘并培训专职的图书加工人员,将各图书供应商配送的本馆订购的图书交由这些人员进行加工,其薪酬以计件的形式由图书供应商支付。对图书供应商来说,此项经费并非额外的负担,只是将经费转移支付而已,即由原来支付给本公司员工的薪酬转而支付给“委托加工”的人员。
  3.3 加强采编人员的责任感,保证编目质量
  将书目数据等业务长期外包给供应商,助长了采编人员不求上进、不钻研业务的惰性。事实上,业务外包培养了图书馆的竞争对手,采编业务能够外包,就意味着能够提供书目数据服务的机构不只有图书馆一家。面对可能出现的竞争状态,采编人员应该要培养一种危机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责任心,将工作的绩效与编目质量挂钩,提高书目数据服务质量,以保证中央数据库的准确、完整和安全。
  
  4 注意事项
  
  当前,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开展是一种趋势。采用采编业务外包,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4.1 更新服务观念,增强外包意识
  业务外包实际上就是本馆在不增加员工的情况下办更多更复杂的事,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采编业务的工作方式。我们首先要在思想和观念上大解放,要从观念上正视业务外包这一新生事业,更新服务意识、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这是办好此事的先决条件。
  4.2 建章立规,依法办事
  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馆的人、财、物,要有全方位的管理。其中业务外包形式、方法、数量、时间、交接、退换、人员管理以及具体操作的方法等问题都应建章立规,这样才能依法办事,减少盲目性,节约图书经费开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