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世界生动起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石家庄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读者协会于2007年4月成立,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团体,但船小好调头,在两年的运转过程中,读者协会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效果显著。
3.1 扁平化的管理,让目标快速和谐地实现
科学而严密的管理体制是保持协会活力和发展后劲的组织保障。读者协会的组织管理和其他学生社团一样,一般采用理事会或协委会制度,设理事长(主席或会长)、秘书长和各部部长。我院读者协会成立初期,实行的也是这种管理模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病开始暴露出来。理事会之外的普通会员参与决策的机会有限,慢慢失去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多活动也由于没有经过充分讨论,效果很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读者协会对这种传统的层级管理作了变通,取消会长和部长,改设会议召集人,会议召集人公布会议主题,控制会议流程,所有决议均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的会议决议由指导老师最后把关,对违反协会发展方向的,指导老师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发回重议,其他完全由协会自我管理。
实行核心会员制度,实施目标管理。核心会员由普通会员中选出,实行流动管理。根据读者协会的发展要求确定各阶段任务,会员根据任务自由报名组合,组成临时工作组。此举极大调动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3.2 兴趣为本的组织,让人生在快乐中成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会员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的兴趣并通过他们影响周围同学从而提高图书利用率,是读者协会的重要任务。随着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的不断推进,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学习和创新场所的功能得到强化;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使图书馆组织、辅导学习的功能也日渐凸显。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读者协会专门成立了英语、计算机和话剧兴趣小组,由有学科背景的硕士馆员担任指导老师,利用图书馆馆藏和网络资源,图情和学科的双重优势,辅导会员进行系统的专项学习,取得显著效果。比如英语兴趣小组,利用主题口语练习,看原声电影、QQ群书面讨论,通过SNS与国外定期交流等方式,一方面使会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会员熟悉了英文馆藏和网络资源的检索和利用,信息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学科馆员开展信息共享空间内针对性服务,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积累了宝贵经验。
3.3 系列而个性的策划,让阅读世界生动起来
许多读者协会的活动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总体策划,随意性较大,且文体性活动较多,难以体现读者协会的特色。我院读者协会成立之初就以“体验与读者心灵沟通的乐趣,享受与作者精神对话的神韵”为目标打造精品活动。(1)举办“青春论坛”,邀请读者走上讲坛,讲述学生自己的故事和人生感悟、学习心得,台上台下深入交流,共享阅读人生、阅读世界的点点滴滴;(2)引入“living library”,并将该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步,由会员根据自身特长选择话题方向,成为其他会员可借的图书;第二步,由馆员选择话题和方向,根据标签,可以被会员借阅;第三步,在全校招募有特殊兴趣、信仰或经验的人担任“图书”,允许读者“外借”一定的时间,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下,由志愿者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让读者之间无缝互读,从而加深了解,增强沟通,消除偏见,让心灵世界明朗而开放。(3)举办馆员和读者“心灵对话”活动,通过电影和小说中的图书馆员形象展览,鼓励读者通过散文、漫画等各种方式描述、调侃自己眼中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邀请馆员描述自己的职业理想,展现图书馆冰冷建筑背后火样的热情,从而以最温软的方式促进二者的情感沟通。通过一系列个性化的富于读协特色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读者的阅读过程生动而温情。
3.4 把根留住,让协会的天空明媚而开阔
大多数读者协会的活动思维局限在图书馆,因而没有足够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我院读者协会本着“把根留在图书馆,把触角深得远一些”的宗旨,积极发展对外联系,在读者协会融入社会的同时,也让图书馆以更加亲切姿态走到公众面前。根据发展需要和全国各读者协会建立长期联系,并联络驻石家庄高校筹建读者协会联盟事宜;参加驻石家庄社团大联盟,利用一切阵地宣传读者协会,宣传图书馆;成立话剧小组,将创作反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生活的小品和话剧,在驻石家庄高校进行巡演;运用市场化运作读者协会会刊《友闻报》,加强和周边商业企业的联系,扩大读协影响;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扩大读者协会的知名度。由于协会开放的管理方式,开放的活动内容,开阔的眼界,协会的天空更加明媚起来。
综上所述,读者协会在新环境下遇到了新的挑战,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只有不断研究、适应新环境,不断调整自身定位和发展思路,才能散发应有的活力。
上一篇:“晒书会”与图书馆行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