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优化馆藏结构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文军 时间:2014-06-25
   3.1.3提出了符合现代图书馆理念以及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相适应的公共图书馆布局与建设 要求。该标准将公共图书馆的用房项目分为8大类41项,提出了各类用房的面积比例,以及 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设置的指导意见,对公共图书馆的总体布局、外观造型、室内 装修、环保节能、防灾防火、建筑设备等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如明确提出公共图书馆宜采用 大 空间结构形式;明确规定中小型图书馆实行“藏阅合一”设计;提高了公共图 书馆藏书区和阅览区所占面积的比例,这对调整馆藏结构比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公 共图书馆的互联网络系统、信息点布局、技术设备用房等也提出了较高标准。
   3.1.4重视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为改变以往公共图书馆建设重房屋建筑、轻环境建设的 倾向,该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建设的要求。如明确规定了公共图书馆的选址条件;明 确规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图书馆技术设备;明确规定 公共图书馆的场地包括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等;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的 技术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外围设备等12类,并要求公共图书馆的室外道路 、围栏、照明、绿化、消防设施、管线沟井等室外工程应统一规划建设。在公共图书馆建设 中主体建筑与馆区建设并重,并与城市建设有效衔接,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知识信息 传播、文化活动、休闲交流等整体效能。
   以柳州市图书馆为例。在1994、1998、2003年的三次评估过程中,以文化部修订的地级馆购 书经费标准为依据,结合场馆面积及市区人口比例,多次向政府职能部门申请地、市一级 馆的年购书经费最高分值的标准,使得年购书经费从第一次评估前的33.8万增至到40万元人 民币,第二次评估前争取到60万元人民币,第三次评估又增至80万元人民币。此后经过不 懈的努力,购书经费增至100万元人民币。此外,还多次申请追加购书专款项目,如申请 追加购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1500册,齐鲁书社出版的《四库全书 存目丛书》1200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100册,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的大字 体、 羊皮面,洒金豪华收藏本《二十四史》80册等大型藏书,使馆藏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3.2确立新形式下的馆藏结构发展战略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必须重新规划和优化藏书结构,树立长远的藏书发展目标,在考虑 藏书的学科结构的同时,要规划入藏文献的载体类型结构,有计划地逐步增大电子出版物的 比重。优化藏书结构还应考虑用户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不同层次,划分不同级别的藏书,确定 基本藏书、核心藏书、重点藏书、特色藏书的比例,确定不同的收藏目标[4]。要 把馆藏 资源特色化建设作为藏书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如柳州图书馆自2005年购入清华同方的“中 国知识资源总库”数据库后,随之调整了期刊的订购策略,2006年削减压缩了专业性纸质 期刊的订购,将原来订购的印刷型《人大复印资料》的改为电子版文献,由此既减轻了 藏书的空间压力,还使工作人员从频繁的划到、整理、装订等工序中解脱出来,同时省下大 笔经费用于特色文献和结构调整。在此过程中,首先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的读者问卷调查 ;其次是进行近期读者借阅统计分析,在掌握近期读者的阅读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后,结合本 地区的社会发展需求和馆藏状况,有针对性地对馆藏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地方文献的投入( 地方名家著作、地方名人书画、地方家族谱等);重点多卷书,重要连续性图书(包括各学 科的年鉴)等等进行了全面的排查补充。通过调整使馆藏结构重点更为突出,结构更趋于合 理,资源更为丰富,使用更为方便。
   3.3走馆际协作资源共享之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新的信息环境给馆际协作、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同时 也为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各馆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准确定位,集中优势, 重点建设特色资源,保证其系统性、新颖性和权威性,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以便资源互补 。中小型图书馆可将本馆所藏文献资料转换成为数字化文献,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在馆际之 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快速方便地进行传递,以便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 ,满足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的需求[5]
   综上所述,中小型图书馆要改变自己的劣势地位,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所处的地域、服务 的对象,阶段性的对自身的馆藏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抓住机遇,用好政策,确立新形式下 的馆藏战略。不断调整、补充重点馆藏资源,建立特色馆藏,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之 路,盘活有限的购书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地区读者的信息需求,为本地区科研、生产服 务,才能有效地保障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努力适应新形势的 变化,以服务求生存、以共建共享求发 展,以有限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积极参与馆际间的互借合作与资源共享,在资源共享的共同体中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常书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34.
   [2]王勇等.存取抑或拥有——兼论当前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2007(31):44—45.
   [3]袁少如.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面临的变革[J].图书馆情报论坛,2005(3) :49—51.
   [4]曾静华.新信息环境中的图书馆采访策略[J].图书情报知识,1999(1):16—1 8.
   [5]凌波.立足基本馆藏突出特色馆藏——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之我见[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1):51—5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