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岚 戚敏 贺梅萍 时间:2014-06-25
  [摘要]文章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图书馆员幸福感受产生的原因、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和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调查结果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从理论的层面上解读当代图书馆员的幸福指数及其相关调查结果产生的原因,期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当代图书馆员真实的心理状态,同时寻求进一步提高当代图书馆员幸福感受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积极心理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使用快乐指数(也称幸福度指数)来测量与评估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入21世纪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后物质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导致了人们对幸福概念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升华,幸福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欲望,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主观心灵享受。从世界范围看,越是物质文明发达的国家,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就越重视;反之,越是物质文明不发达的国家,越不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也主要有赖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1]。
  
  1 当代我国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概况
  
  2007年南开大学信息管理系徐建华教授完成了他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项目,该项目自2006年4月开始,历时1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随机抽样,覆盖各地区各类型的图书馆。这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第一次从实证的角度,运用心理测试手段,大样本量地探求我国图书馆从业者的主观生活质量,测算我国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尝试,第一次向世人揭示了中国图书馆行业从业人员真实的心理状态和快乐感受,取得了珍贵的实证数据,结果令人震撼而后思。
  作为一个图书馆心理学研究的爱好者,笔者一直非常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徐教授的研究成果一经发表笔者便如获至宝,潜心研究,试着用目前正是热门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徐教授的研究成果进行解读。
  
  2 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心理学,它从1998年兴起,2002年正式宣告形成,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关于幸福的相关理论正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它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幸福、快乐、满意等人类一切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人类积极品质和社会制度的形成过程,来探索人类获得幸福的途径,最终目的是帮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
  
  3 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积极心理学解读
  
  为了从理论上更深刻地分析当代图书馆员的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原因及各种影响因子的影响机理,以下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从三个方面对徐教授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3.1 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感受产生的原因
  徐教授的课题组通过对问卷结果分析最终得出当代图书馆员客观测量的“快乐指数”为7.34,主观自我评价的“快乐指数”为7.07。这表明当今图书馆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整体快乐水平偏上,快乐感受良好,整个行业处于比较愉悦的心态体验中[2]。这是一个和大众印象略有出入的结果,图书馆员真有那么快乐吗?
  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人作为一个生物体,必然有其生存的各种需要,当人的这些心理和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体验到幸福感。这种理论可以追溯到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但这种目标实现后的结果必须与个人或他人心目中潜在的标准相比较,得出的差异性才真正决定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大小。所以,同样的目标实现,对于标准高的人,幸福感会比较少,而那些标准相对较低的人,将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其次,主观幸福感的产生并不完全由外在的刺激引起,是经过人脑对外界信息主动加工后产生的结果。再次,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的基因和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影响,有些人天生就倾向于比别人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他们天性乐观,对什么事都往积极方面去想,另一些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天性悲观,整天怨声载道,看事物的阴暗面多,光明面少[1]。事实上,人的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它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规律,但更有无序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数字化进程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形象,就业门槛的提高使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日益优化。图书馆员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的文化组织,图书馆具有职业保障的优势,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3],图书馆员在收入报酬、工作稳定等各方面又不低于甚至优于其他行业;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原来景况较差,图书馆员心中的标准线本来就不高,两相比较后,心中获得了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便不足为奇了。
  
  3.2 对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影响因素的心理学分析
  徐教授的课题组对影响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10个快乐感来源和10个痛苦感来源按被调查者自我感受的重要性,分别进行排序,选取其中具有显著影响的6个快乐源和5个痛苦源进行排序,快乐源由高到低依次为:健康、亲情、工作、收入、环境、人际关系;痛苦源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疾病、孤单、工作压力、收入、人际关系[4]。
  积极心理学认为影响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条件、人际交往、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个人期望和先天特质等因素又是其中具有实际意义而又被大多数人关心的因素。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影响着主观幸福感呢?以下我们选择影响显著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3.2.1 身体健康状态对快乐指数的影响分析。当代图书馆员把身体健康状态列为影响他们主观幸福感的首要因素,那么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能否影响到其主观幸福感体验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助于个体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研究证实,对身体健康的主观评价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紧密相关。一方面,身体健康的人较易体验到主观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主观的幸福体验又能通过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一个主观幸福体验强的人,与那些缺乏主观的幸福感体验的人相比,其免疫系统的工作也更有效,所以这是一个良胜的循环过程[1]。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不断衰退,健康更成为广大图书馆员追求的生活目标,这就是为什么图书馆员要把健康排在首位的原因。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