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日、美两国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影响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关键词]抗战期间;中国图书馆事业;日本;美国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不仅疯狂屠杀中国军民,还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中国沦陷区上千所图书馆被炸,数千万册的藏书被毁,使原来已有相当基础的中国图书馆事业遭受重创。而在抗战期间与中国结盟的美国,通过代为保存中国珍贵典籍、赠送图书资料等形式,给予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极大支持。
1 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摧残有加
1.1 摧毁“民众教育机关”——公共图书馆
文化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日本侵略者为永久奴役中华民族,在侵华战争中除疯狂屠杀中国军民外,还大肆摧残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其中作为“民众教育机关”的公共图书馆就是日寇破坏的首选。抗战期间,中国受损严重的著名公共图书馆不一而足,如:北平沦陷后,国立北平图书馆除运出珍本30万册外,图书馆便被日伪占领,存书散失颇多,其寄存于香港冯凭山图书馆的300多箱图书全部被日军掠走,其中有珍贵的3.5万册线装书;当时的国立中央图书馆除运出贵重图书130箱外,其余图书全部损失(其中拓片150种,计7万余片);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所藏清代江南各公署档案6 488宗及未整理的60余大篓,全被日军运走,或卖或焚;另寄存兴化观音阁的图书被焚的有6808册,其中多木刻从书和各省方志;浙江省立图书馆总馆书库及孤山分馆均遭日军拆毁,损失石印《图书集成》《四部备要》《万有文库》及期刊、日报合订本数十万册,善本书散失三分之一,木刻书板2000片,淳化阁石刻帖石163块。
抗战期间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损失概率,在南京市有充分反映。据日本专家松本冈研究统计,战前南京各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约为142万册,战争中遭日军劫掠的达60%,共844 060册以上。日军为了搬运在南京掠得的文献竟“动用日军士兵367人,中国劳工2 830多人,卡车310辆”。[2]日军对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掠夺可见一斑!
1.2 破坏“大学心脏”——高校图书馆
日寇不仅破坏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还将魔爪伸向高校图书馆。据台湾皮哲燕教授统计,战前大学图书馆藏书约590万册,到1937年,损失图书有280余万册,损失惨重,可想而知。战区损失惨重的著名高校图书馆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原有的20余万册藏书全部沦入日军之手,其中有党义书126部、俄文小册子3700余册及杂志多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10万册藏书中的5万余册被日军劫走出卖;南开大学图书馆,馆舍被炸,损失图书22.4万册;岭南大学图书馆,寄存于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室的书刊1.1万册全部散失,其中有《清实录》。220册;寄存于香港岭南分校的善本书12箱,亦损失6箱,内有《通报》全份、《中国丛报》两整套全份、影印明本《金瓶梅词话》及4种罕见的广东县志;北平沦陷后,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舍被改为外科医院,阅览室改为病房,书库改为手术室及药库,其藏书大多或散失或被日军分给敌伪机关,内迁后,又在北培被日机炸毁一部分图书;中央大学图书馆,内迁前藏书40万余册,迁渝途中,船沉江中损失图书10余箱,复遭日机轰炸,只剩下18万册[1]。
日寇大肆摧残中国高校图书馆,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致命打击。日军文化侵略的真实意图——就是斩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彻底泯灭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让中国人甘心做亡国奴!
1.3 窃走中国大批珍贵私家藏书
抗战期间中国除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遭受重创外,私家藏书亦蒙受巨大损失。中国私人收藏家大多分布在中原地区和沿海一带,即战争最激烈地区。一些私人藏书之珍贵,往往令许多国立图书馆都望尘莫及。日本文化特务早在抗战前即对各地私家藏书了如指掌,并绘制了藏书分布图,日军每攻一地,立即指使侵略分子按图索骥,进行大肆掠夺或焚毁。据南京市档案馆档案记载,抗战期间南京大量的私人藏书遭到日军劫掠。如:家住大石坝街50号的老中医石筱轩家,藏书丰富,闻名当代,仅珍贵的宋版医书就有十几部,早年孙传芳统治南京时,曾出价7万银元求购“石家藏书”,为石家所拒,此次却被日军劫去名贵书籍4大箱,字画古玩2000余种;国立编译馆大学图书编委会秘书卢翼野,其住宅内“所藏书籍不下数十万卷,多有旧箱,自其祖所留者,为日寇焚窃”。_2J按日本学者松本冈的研究统计,日军劫掠南京民间私家藏书为53118册,这虽然是不完全统计,但已数目惊人。再如上海王绶珊的杭州东南藏书楼入藏的方志3000多种,吴兴刘氏嘉业堂、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苏州潘氏滂喜斋、天津李氏木犀轩、云间(松江)姚石子等收藏的精本善本图书皆遭日军强取豪夺。[3]尽管抗战胜利后追回一部分,但绝大部分荡然无存,不少珍贵古籍流落海外。
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给中国图书馆事业造成了深重灾难。中国大部分图书馆或毁于战火,或因辗转迁徙而元气大伤,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步伐被严重打乱。据战后国民政府统计,抗战期间在战区共损失图书馆2 118所,藏书损失在1 000万册以上,其中被劫往日本的中国文献竟有23 675种,合2 742 108册。另有209箱,内装不知其数。抗战结束后,日本只归还书籍158 873册,[4]这只是中国被掠图书中的极少部分,中国追回被日所窃之书,还路途漫漫!
2 抗战期间美国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热心援助
2.1 代国立北平图书馆保存珍贵图书
二战时期中美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双方友谊加深。美国给予中国诸多文化援助,其中包括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国立北平图书馆向来以收藏古籍出名,馆藏善本无论数量还是学术价值都无馆可与之比拟。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图书馆事业饱受摧残,时任馆长的袁同礼为了保存北图这批国宝,深谋远虑,向国民政府当局建议交与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存。后经国民政府与美国商定,北图将存于上海法租界的6万多册善本中,精选3万多册(2 700多种),从1941年10月开始化整为零,分10批于珍珠港事变前夕运往美国,交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后来为了永久保存这批稀世珍宝,1944年经国民政府同意,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对这批善本制成缩微胶卷。1942~1946年,费时5年,摄制完成胶卷1 070卷,长11 920英尺。除底片存美国国会图书馆外,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均获赠一套缩微胶卷,另外世界其他主要图书馆也均有收藏。中国国宝从此不但可以永久保存,并可流通于世界。当时中国国内无缩微技术与设备,费用又高昂,一切全赖美方出资。这批稀世的善本古籍是国立北平图书馆的财产,产权属于北图,战争结束本应由北图收回。[5]后因政治原因,现暂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保藏,但这批国宝总算完好无缺地保存在炎黄子孙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