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环境的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祖彬 时间:2014-06-25

  [摘要]通过对本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调查,发现政府视野下的阅读环境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深入挖潜、改造全民阅读环境的新思路。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文献资源;阅读环境建设
  
  1 全民阅读和阅读环境建设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传播活动,是精彩人生的开始,是人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根本途径。阅读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快乐,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方式之一。
  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就提倡、号召全民阅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出了动员令。全国上下随之积极响应,纷纷出台落实动员令的措施,形成了上下齐心,共建阅读环境的高潮。如开展图书馆服务周、知识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读书月和文化下乡活动以及建设城区、乡镇图书馆和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工程等。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而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推动阅读环境建设,遇到的阻力也非常大。
  
  2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文献资源的现状与分析
  
  信息化时代,人们渴望良好的阅读环境以满足对知识的需求。阅读环境建设是我们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适应信息时代步伐的手段之一。建设阅读环境,首先要拟定良好的读书政策,加强文献出版质量控制,关注读者需求,创新读书形式与手段;其次要建设阅读环境。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增加设备、设施,完善阅读条件。
  2.1文献资源现状
  建设阅读社会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我国目前各地经济和思想意识发展不平衡,政府要在短期内实现这一工程是十分困难的。经济发展和与阅读社会环境的改善是相辅相成的: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它们是社会发展必须的两种环境。建设阅读环境需要科学的思路,为此,笔者对南宁市十几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图书馆文献馆藏作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科研单位。7个科研院所藏书量为41.7万册,其中外文书约2万件(册)左右;期刊3?374种,其中外文刊1?984种,报纸200份,其他资源有标准2?253份,技术资料17?336份,还有一些网络资源、数据库等。
  党政机关。3个党政机关均设有专门图书馆(室),藏书超过13万册,有国内外部分专业期刊和报纸、数据库。
  其他单位。如医院、报社等5家,约有15万册图书,有外文期刊、中外文报纸、自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
  2.2现状分析
  2.2.1经费不足。由政府主导,号召建设城区、街道、农村乡镇图书馆,改善阅读条件,鼓励、动员更多的人参与阅读。但是各城区、街道、农村乡镇是财政拨付很难到位的地方,他们更无能为力自筹资金。就以街道办事处为例,其职能主要是服务,不属于国家政府机关,更没有上级授予的行政权,也没有自己的企业与财政支配权,其日常活动开支都非常拮据,现在大家把建立图书馆的重担和希望压在街道办,没有财政的支持,只是纸上谈兵。
  2.2.2文献利用率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所购置存储的大量文献资源,仅供内部使用,不实行对外开放,丰富的文献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2.3观念上不重视。政府是落实和协调政策的实施者,对可挖掘的丰富文献资源和建设阅读环境等公益事业重视不够,思想观念没有改变。
  这一类型的图书馆一般由国家财政投资,资产形成后由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自行支配。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1]。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购置并积累大量的文献资源,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目前国家已提出促进国有资产投资的效益最大化,然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有投资的效益最大化至今未引起关注。国有资产投资的效益化最大化,应成为所有被投资项目(单位)追求的目标。挖掘深藏于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的文献资源,为建设阅读环境作贡献,是合理、合法,符合国有投资最大效益追求之目标的。
  
  3 挖掘潜力,加速社区阅读环境建设
  
  从调查中得知,国家给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长期的资金投入所积累下来的文献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且大部分单位都设在市区中心,交通比较便利,人群流量密集。如大连市北京街道辖区就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280家[2]。各单位图书馆(资料室)都有一定的规模,如我们调查的广西农业科学研究院图书情报中心,该中心现有专业人员26人,电脑数十台,网络资源也十分丰富,其文献资源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服务水平较高。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建设阅读环境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大众齐心协力,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潜在资源。改造建设阅读环境,必须依靠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大力配合,并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全民的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推动全民阅读事业的大发展。
  3.1挖掘特色馆藏,弥补公共馆文献的不足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机构设计的规模大小不一,其文献馆藏量和专业也不同。图书、报刊、专业规程、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技术资料、专业或专题中外文数据库、网络文献是其主要资源。另外还有专业性的一面,包括机构工作人员的调研和科研项目试验数据以及在探讨中未成熟的资料,这是一批不同于其他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对公众开放能弥补公共图书馆专业文献的不足。
  3.2挖掘原有专业人才的潜力,适当补充新的岗位
  以原单位专业管理人员为主,补之“4050”人员[4]。图书馆(室)一旦对外开放,增加服务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就会给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应以原单位管理人员为主,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既保管好本院所的文献资源又能提供专业服务,把一个高水平的服务奉献给全体公众。另一方面由于延长了服务时间,仅靠本单位专业人员的力量已不能满足服务的需要。目前,很多城市对那些下岗无业的职工,由政府统筹、安排在一些公益岗位上,工资、福利、保险均由政府承担。社区图书馆公益岗位的出现,正好适用政府安置下岗无业人员的政策。
  3.3借鉴美国图书馆发展和服务模式
  美国在各地区都建有图书馆,规模不大,但十分方便,任何人都可以进去阅读;各大型科研院所的专业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也无条件地向公众开放;少儿图书馆的阅览室开到学校隔壁,学生下课后就能进图书馆阅读。他们的服务方式多变,尽一切办法取悦小读者。小读者在图书馆里除了有书看之外,还获得其他最温暖的关照[3]
  我国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基本上是独立院落,图书馆(室)设在院内甚至与办公大楼共处办公,若设图书馆楼,也多在院内建设。现在对外开放服务,必须将图书馆(室)移出院内,置于沿街、沿路,建成一定规模的开放门店,方便人们随时进入。另外,应建立统一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图书馆(室)管理应纳入全市读者群网络,建成城市大图书馆服务的网络站点,资源信息互通,文献共享,服务一条龙。
  3.4加大政府的扶植力度
  倡导全民阅读是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国家工程,阅读环境建设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1)政府对发展阅读负有宣传、协调的责任,应把全民阅读的意义、作用、责任(义务)告知文献所有单位,并责其履行公益职能;2)政府出台政策,将全市图书馆开放的单位纳入政策指导范围,如对业务、财务、人员补充、管理等的指导,表彰奖励优秀员工以及进行网络链接指导等;3)加大资金投入,图书馆(室)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服务内容,相比于投资新建的图书馆并服务要经济得多,财政资金稍作增加,很快就能产生效果。它是项少量投资,多重效益,立竿见影的事业,为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和继续加大投入。如,补充投资可用于购买服务电脑、阅览椅桌和书架;购买文献,充实阅读内容;支付“4050”人员工资;对场地调整和维修等。资金拨付使用可分两部分:一是调整、修缮、搬迁或其他费用;二是日常运作经费,如水电、电脑维护等。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