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玉玲 时间:2014-06-25
  3 和谐社会呼唤社区图书馆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今,在社区不同职业特色、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结构中,随着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和流动人口进入社区,物质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显化,迫切需要社区转变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不仅要增强领导、协调、服务等功能,还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如上所说,真正的和谐是内心的和谐,是文化层次上的和谐,而文化的和谐离不开知识的熏陶和学习的氛围,正因如此,社区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现状看,尽管各地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起点、规模、标准不尽一致,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各类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蓬勃发展,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一支宝贵的新生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图书馆的出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社区图书馆的兴起使城市图书馆建设的重心下移,向基层街道、社区有效延伸,逐步构建起市、区、街道、社区图书馆四级网络体系。社区图书馆正以自身的特色确立了其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哈尔滨市为例:哈尔滨市2008年将在全市20个社区开设社区图书馆。在哈尔滨市中植方洲苑小区,社区图书馆有3000多册图书、48种期刊和25种报纸,两台电脑里还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资源库,储存了大量基层文化信息。这个社区图书馆采取开架阅览方式,全部使用计算机管理,每天都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借阅服务。根据哈尔滨市图书馆总分馆制模式,2008年哈尔滨市规划建设中的30座社区图书馆中,20座可在2008年完成并开放。这种社区图书馆具有分散化、小型化和网络化特点,服务面、受众面大,有利于培养社区潜在的读者,使读者不用跑远路就能满足读书需求。
  如果说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一片正在生长的森林,那么,社区图书馆就是森林里顽强的种子,不论是低谷或高山,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它们构成基石、优化生态、延续生命,并且为森林带来新鲜的雨露和阳光。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