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
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延续。知识经济一刻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图书馆是图书文献的收藏库,现在更突出了信息集散的功能,正演变成现代信息中心。数字型文献的出现,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不需印刷,出版费用低,周期短,编辑方便,可实现资源共享和进行远程服务,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以收藏纸质资料为主的传统图书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图书馆消亡论不绝于耳。1978年美国著名的兰卡斯特图书馆(lancaster)宣称:“到2000年,人们将生活在一个无纸化的社会中,人们将没有必要来图书馆,现在的图书馆可以消失”,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数字型文献迅速增长的同时,纸质文献的出版发行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在平稳增长,原来预测的“无纸社会”并未到来,纸质文献依然是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如同广播、电影、电视早已出现多时,而人们并没有全然放弃读书看报一样,多数人特别是老人仍愿意查找印刷型书刊资料。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计算机非常普及的国家里,大多数学者仍习惯于使用印刷型刊物,即使通过电子形式获得的资料,多数也是要看用激光打印出来的纸质稿。既然纸质文献将长期存在,以收藏纸质资料为主的传统图书馆也将长期存在,当然,传统图书馆之所以能继续生存,还有其他很多原因。
1 传统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尽管网络的普及让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冲击,尽管网络和多媒体时代给人带来了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但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网络阅读替代不了传统阅读。与网络相比,传统阅读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较网络的阅读思维,传统阅读更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尊严和文化自觉。纸质的媒体仍然是简便易带、老少皆宜的一种载体,是最能够表现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一种工具,代表着一种阅读的传统和理念。书籍有两个特点:一是传统,二是要思考。只有站在传统里面去思考,也只有阅读才能让人真正有文化。
1.1 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母体和基础,是传统图书馆长期存在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的诞生、信息技术的日益渗透使传统图书馆的收集、处理、组织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技术改变的仅仅是图书馆工作方式,却不能改变图书馆提供知识与信息的使命。并且,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母体和基础,因而数字图书馆的诞生离不开传统图书馆。这些年来,图书馆的馆藏量并没有因为纸的涨价而缩小,相反各馆都在加大图书的采购量。读者对图书需求和使用率在继续攀升。尽管现在书价昂贵,但新华书店每天都是人满为患,节假日更是如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知识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尚未能接触电脑,要使他们的阅读方式从纸质书刊移向电脑屏幕,尚有待时日。
1.2 传统图书馆具有传承先进文化和发挥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既是传统文化的集结地,又是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的窗口,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通过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流通和传播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服务机构,它既收藏着丰富的原始文献,又蕴藏着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这是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媒体不能替代的职能。
1.3 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和专业化的信息组织,具有数字图书馆不能媲美的优势
图书馆具有对客观知识进行选择、过滤并加以整序的能力,即图书馆的知识组织能力,这是图书馆的一大优势能力表现。图书馆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诸如分类法、主题法、索引法、文摘法等一系列知识组织方法。图书馆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组织方法,是数字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1.4 传统图书馆完善的服务能力和动态适应性具有竞争优势
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服务性机构,但与其他服务行业质的区别在于图书馆有独特的服务理念;服务原则与服务方法。“以读者为中心”“书是为了用的”“人有其书”“书有其人”“节省读者的时间”等服务理念;开放原则、方便原则、平等原则、创新原则、满意原则等服务原则;借阅方法、导读方法、参考咨询方法等服务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内涵,由此形成了图书馆独有的服务文化或服务能力。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图书馆依靠其强大的网络保障服务速度和质量,整合服务内容,采取主动推送和个性化服务来实现信息增值。
2 网络环境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
虽然传统图书馆将长期存在,但我们必须看到数字型文献和网络时代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Google为代表的各类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力的信息搜索工具,传统图书馆遭遇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它的服务模式和自身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下一篇:探寻福建四堡刻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