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阅读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25
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应该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及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阅读功能,这是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不容推辞的责任。
2.2.1 设置各种功能的阅读场所。图书馆除了设置常规的书库和阅览室外,还应该建立电子阅览室,方便读者上网聊天、收发信息、查阅文献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播放健康的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视听文献,方便读者娱乐和求知。建立地方文献室,收藏与当地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有关的一切文献资料。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都有一种亲切感,这是他们的家园。在休闲中了解城市的历史与发展,接受乡土教育,既有趣味又有意义,是许多读者感兴趣的。为小读者设置儿童天地,为喜欢漫画的朋友设置漫画图书室,根据衣食住行设置大众生活主题室等。另外,图书馆还可根据自身条件设置展览厅、演讲厅、小剧场,以便开展各种知识讲座、英语沙龙、电影及音乐欣赏等休闲活动。还可以设置专门的休息室,在布置上尽可能地体现休闲功能,放置沙发和软椅小桌,以非盈利为目的地为读者提供咖啡、茶水饮料、糖果点心等,灯光要柔和,音乐要舒缓,工作人员应微笑服务,和蔼可亲,温馨的氛围会使读者身心愉悦。
2.2.2 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1)布置各种宣传栏。图书馆利用公众的宣传栏,导读知识目录,传播文化知识,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从而吸引人们的积极关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图书馆通过这种广而告之的宣传活动平台,达到了在公众中传播知识的目的。
(2)开办各种讲座和培训班。围绕一定的主题、专题或作家作品,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结合进行书刊文献的介绍、评价,这种方式,既可以是学术报告,也可以是科普、音乐、美术或时事讲座。在这方面,国外公共图书馆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纽约的皇后区图书馆,在2001年1月中旬短短8天内为读者服务场次多达32个,内容涉及书评、舞蹈、音乐、网络、营养学、手工艺等,形式有讲座、培训、音乐会、展览、研讨等。国家图书馆为适应传播文化信息、扩展文化功能的要求,自2001年开办讲座以来,启功、任继愈、汤一介、张岂之、卞祖善、郑小瑛等许多文化名人都做过主讲人,所讲内容涉及中国文化、音乐欣赏、文物鉴赏等,场场精彩,这已形成国家图书馆的品牌,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这便是图书馆举办讲座的成功范例。图书馆还可根据人们不同的需求举办各种各样的专题讲座及培训。例如:“电脑知识普及讲座”“绘画欣赏讲座”等。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让大家形成“听讲座到图书馆”“去看看今天图书馆有什么活动”的习惯。河南省图书馆每到周末双休日举办免票报告专题讲座,参加的读者络绎不绝,既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的生活,又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3)开展信息服务。考虑到读者阅读的特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图书馆应发挥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枢纽作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从服务内容看,图书馆信息服务应该包括相当广泛的主题,主要有:社会信息(提供重大政治、法律、经济、体育、文化、教育等活动的详细情况和资料,当地人民代表、主要官员、群众团体、咨询机构的情况和资料等);经济信息(承办具有广告性质的产品、技术服务的介绍,编辑印发经济信息资料,举办科技成果发布会等);生活信息(如提供就业、房地产、医疗、保险、证券、商品、家政、商场预测、天气预报、旅游安排、本地各类交通工具的班次等)。
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某些特殊读者群的需求,如下岗居民、残疾人士等。在信息服务过程中,信息的引荐服务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当图书馆工作人员自己不能解决读者问题时,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将读者引荐给其他能为之解决问题的社会机构或组织,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在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时应注重文献信息内容的扩展。这就需要图书馆除收集有关的文献,如手册、指南等参考工具书外,还应走出馆外,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当地各类服务设施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建立信息库形成网络服务。信息的搜集要体现它的丰富内容,这样各个不同群体才能接受,信息用户才有覆盖面。凡读者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图书馆都可以提供帮助,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的“信息港”。
(4)举办各种展览。展览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和新奇性独具魅力,对人们有一种深深地吸引。展览可分为书画展、摄影作品展、陶瓷精品展、历史回顾展等等,它能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力,增加审美情趣,陶冶性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需要艺术和美对心灵的滋养,在讲究休闲文化品位的今天,休闲可以是卡拉0K,逛街购物,但真正的休闲是心灵的,是修身,是养性,是心灵深处的放松与提升。
(5)组织专题俱乐部,开辟文化交流服务项目。图书馆可组织各种专题俱乐部,如英语俱乐部、文学俱乐部、集邮俱乐部、园艺俱乐部等,读者可根据兴趣选择参加,自娱自乐,切磋交流,增进友谊。可通过开辟文化交流服务项目,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如召开读者联谊会、阅读交流会,组织“图书馆之友”“读者俱乐部”等社团,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的情感互动、信息互动、智慧互动,促进人们品德修养的发展,使图书馆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
3 结论
“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没有发展的学生;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平庸的家庭;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乏味应试的学校;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复旦附中上海康桥学校在今年首届“读书节”的活动方案中提出的口号。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对社会阅读氛围的营造和引导,努力拓展读者服务功能。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