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变化的实证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诸葛毅 时间:2010-07-05
  [摘要] 对国内近十余年来图书价格的动态变化,采用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的方法,以京版图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讨图书出版的成本构成与市场价格变化趋势,阐述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实证分析的实用价值。国内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的实证分析,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实现购书经费的预算和精选图书、优化馆藏的工作实践。
  [关键词] 图书印张 综合价格 实证分析
  
  一、导言
  图书价格是一个涉及面极为广阔,极为复杂的问题,影响图书定价的因素有众多,国内关于出版社图书的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动态变化,理论上较少有人进行研究,更缺少实证分析,给高校图书馆精选图书、优化馆藏的工作实践带来困难。国内出版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图书价格不断上涨,对图书馆的而言,已成为采购和收藏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必须分析国内市场图书价格的动态变化,根据市场图书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图书采购经费,实现高校图书馆购书经费的科学预算。本文以近十余年来京版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的动态变化为例,做了调查,实证分析、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
  二、图书出版的成本构成与市场价格变化趋势 
  1.图书的市场价格机制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在市场条件下,价格是枢纽,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的杠杆作用实现的。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市场上正常的交换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规范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实现。就出版业来说,形成科学合理的图书价格机制,对于推动出版改革,促进图书市场繁荣,实现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的价格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问题,必须放在市场经济及其发展的大环境中去理解和认识。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在图书成本、市场需求及市场竞争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下被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2.图书出版成本的构成
  图书出版成本构成包括稿费、排版费、印刷费、装订费、纸张费、材料费、出版损失费、编辑费用等,前七种为直接成本,后一种为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无法直接计入某类产品的成本,需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各类产品上。具体而言,印刷加工费主要包括排版出片费、制版费、打样费、印刷费、装订费等。出版物成本中,纸张材料费用约占出版物全部成本的50%以上,而且,由于纸张材料的规格、定量、品种、品牌的不同,在价格上有很大差异,纸张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出版物成本的起伏波动,对出版成本产生很大影响。稿酬在图书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特别是当今很多稿费是按版税支付,通常占到码洋的6%~10%。销售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印数,印数的高低影响着固定成本在单位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印数越多,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越小,利润越大,反之,利润越少。图书的定价和发行折扣,直接影响着成本决策。图书的销售收入=定价×销售量×发行折扣。出版成本中的间接费用包括,组稿费、编辑加工费、绘图费、校对费及编辑部门的人员工资、差旅费、劳保福利费、样书赠阅、图书资料等经常性的业务开支。这些费用在发生时不能直接确定是属于何种出版物,无法直接计入各类产品成本,需要按一定比例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摊。图书销售渠道,在销售过程中要获得利润,也能对图书价格产生影响。
  3.图书价格机制中不合理现象的分析
  目前我国图书价格机制确实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其中,突出的表现是书价的不正常上涨。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年以前的十年间,书价以每年20%~30%的幅度上涨,高于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的上涨水平,也高于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涨水平。经过多年高速增长,1997年书价总指数已比12年前翻了5番,一本书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平均几毛钱,涨到了平均20多元。图书价格有的不是按成本,而是按供求关系来定价。发行量大的、重版的书,本来成本相应要低。越畅销,价越高,出现高定价、高折扣、高回扣现象。书价高及其反映出的图书价格机制不科学、不合理,实际上是出版业宏观和微观管理问题的综合反映。
  4.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的尝试
  为探求图书价格的变化规律,以近十余年来京版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的动态变化为例,作了具体的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将图书出版成本,包括稿费、排版费、印刷费、装订费、纸张费、材料费、出版损失费、编辑费用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简化成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图书价格形成具体数据,得到科学的反映,增加图书价格的可比性,对此作了尝试。
  三、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方法
  1.馆藏图书的抽样选择
  我们选择经过浙江大学认定的国内十家一级出版社,有:人民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化学出版社、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中较为丰富。而且,这些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质量,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较为可靠。 
  2.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的分析方法
  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馆藏图书库中的书架上抽取上述十家出版社自1996年至2006年出版的平装图书,每年每家出版社取两种图书,各一册,共20册。将每册图书的题名、主编、出版社、出版年份、ISBN、印张、定价,分别输入电子机的电子表格,忽略图书开本大小。再将每册图书的印张、价格复制,以不同年份,分别转录入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回顾性分析,得出每年每册图书平均价格、每年图书的每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绘制表格和标出曲线图。
  四、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实证分析的实用价值
  1.客观反映图书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
  价格指数的变化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物价的相对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孙天琦选择了来自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利用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的同比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来分析我国价格变化。全国及各地区价格变化均是非对称的,而且价格变动的上行趋势大于其下行趋势。2003年以后,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行趋势在不断加大。
  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的动态变化,呈上升趋势,其变化曲线与上行趋势在不断加大的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相平行。图书价格的上升与纸张价格上升有关,纸张成本占图书价格的50%左右。通过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的图书价格年上涨幅度约为5%左右,有的年份还略有回落。
  2.图书价格合理性的简便参照指标
  作为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缺乏图书价格制定的专业知识,不可能对已出版的图书逐一进行价格认定,寻求一种简便的方法对图书价格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采用抽样调查,以国内权威出版社的同期图书进行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实证分析,得出综合印张价格,比较同期出版的其他图书的价格的合理性,对非出版专业的人员而言,是可行和简便的方法。另外,对不同年份出版的图书,进行综合印张价格的比较,回顾分析,可以较清晰地看出图书价格的消长。该方法虽然不精确,但是很实用。从图书价格动态变化表中可以看出,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和每册图书平均价格的变化并不完全平行,如2005年的每册图书平均价格高于2004年,但是2005年的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低于2004年,变化情况与同期的国内物价指数变动曲线相一致,说明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更能客观地反映图书价格变化的规律。原因是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未能排除图书厚薄、字数多少对价格的影响,平均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做到了这一点,得出的数据有较广泛意义的参考价值。  3.对非法出版物的鉴别
  因为存在高额利润的诱惑,图书盗版及非法出版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和难题。市场上的盗版图书或非法出版物具有的重要表现是定价特别高,然后是打折特别大,从中牟利,对此,以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比较,将产生有效的作用,识别图书的虚价。市场上的盗版图书或非法出版物由于不需支付正常的稿费等,形成的另一项重要表现是定价特别低,对此,以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比较,仍将产生有效的作用,是对非法出版物的鉴别参考。所观察的图书取其印张平均综合价格与同年度抽样所得的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进行比较,如果跟参照标准的价格高或低相差2个平均差以上,则应警惕该图书的标价可能存在问题。
  4.对图书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
  图书虚构的价格的识别,在我国图书市场,“高定价、低折扣”图书往往质量不高,有不少是粗制滥造的,对图书市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有的书任意扩大篇幅,增加印张,提高书价,谋取效益。图书出版存在问题可见:印刷质量低、水分高,重复排版多、空白多,目录中加了提要;大字体排版,插图多,增加篇幅;插页太多;同一照片,有的在封面、封底或勒口重复刊印,这些照片与图书的内容既无损害也无补益,却增加了图书印刷成本。以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进行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作为参照标准,是对其它图书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5.图书馆购书经费合理预算的依据
  技术的迅猛,各种科技图书出版量与日俱增。由于图书价格每年上涨,不断递增,高校图书馆如果保持每年的购书经费不变,则无力应付上涨的图书价格及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迫使图书馆采取保品种、减复本等措施,图书种类和复本不断减少,使馆藏图书整体结构和文献保障受到损害,完整性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是拒借率升高。因此,应根据图书价格上涨的幅度,增加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以满足馆藏图书建设的需要。对国内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了解图书价格的涨幅,合理预算图书经费,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6.国内图书价格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参考依据
  图书价格是一个涉及面极为广阔,极为复杂的问题,图书价格不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又是个政策性问题。图书价格政策作为出版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国家和出版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图书价格体制历经几次重大变革,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图书出版成本构成的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简化成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研究进一步完善国内图书价格政策,将为此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
  五、结论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图书价格问题日益突出,对图书出版成本构成的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简化成图书印张平均综合价格,图书价格形成具体数据,得到科学的反映,增加图书价格的可比性。图书的印张平均综合价格是反映图书价格变化的重要实用指标,对图书价格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的简便方法,对图书虚价的识别,对非法出版物的鉴别得供参考,对实现高校图书馆购书经费的科学预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康庆强:图书价格机制与出版业经营管理[J].出版,1998,7:26~27
  [2]田:图书出版的市场分析与成本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2):173~176
  [3]孙天琦:全国及各省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变化的同步性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29(1):63~71,126
  [4]徐进廖建军:解决图书价格混乱状况的对策构想[J].中国出版,2005,2:48~50
  [5]兰祖伸:加强对图书出版的价格控制[J].中国出版,1998,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