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忠亮 时间:2014-06-25
  摘要:本文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绿化建设管理中的不良现状,同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化思想制定了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水平的科学策略,对合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城市绿化 对策 环境
  
  1.前言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是利民惠民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形象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的核心保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由于绿化工程开展的起步较晚,导致其基础建设环节相对较薄弱,存在着绿化面积不足,地域发展不平衡、绿化建设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针对引发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笔者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2.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及凸显的现实问题   
  我国城市绿化建设凸显出绿地分布不均,绿化建设与植物保护不和谐,绿地管护效能不强等问题。首先,老城区存在公共绿化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现象。这是由于老城区的建设期较长,居住人口众多,分布较密集,相同的绿化面积下,老城区人均享受的绿化面积必然不足。再者一些城市绿化管理单位与决策者没能对绿地的均匀分布重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他们更热衷于在城市新开发的地区种植树木、花草,从而在绿化总量上达标,然则实际的绿化分布却极其不均,严重阻碍了城市绿地建设的功效发挥,导致新老城区绿地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另外各单位的绿化建设也逐步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学校、军队的绿化率较高,而仓库、工厂、企业的绿化率则较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绿化的步伐也迅速提升,一些城市大力引进多品种的种植树种进行配种与栽植,意图通过绿化数量的增加、达到满足绿化标准、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建管单位却忽略了必要的防护与协调配比,舍近求远的引进、盲目的栽种,密集的分布导致种植物种水土不服、相互抑制、争抢阳光和肥料,受到病虫害的大面积侵袭,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另外,一些发展中城市,由于没有成立统一的监管部门,在自管自制的绿化管理之下,很难对绿地的养护管理起到实时的监控,仅栽种却不管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在发达城市,也同样存在绿地长期无人管护的重规划、轻养护管理的不良现象。高温干旱的天气绿化植物得不到水分的补给、寒风凛冽中植物得不到有效的抗寒防护,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城市绿化管理建设的恶性循环,以为不养护就可以节省投入建设费用的片面思想制约了绿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通常后期对绿地进行的大面积重建投入要比及时养护产生的费用大出数倍。
  
  3.合理完善城市绿化建设的科学策略   
  3.1统筹规划、合理平衡,完善构建城市绿化体系
  城市绿化兼具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滋养水源、平衡气候的综合功能。因此,为了使城市各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合理的平衡,我们必须着眼于为城市的整个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从全方位、多视角的基点出发,构建完备的城市绿化体系。在实践中我们应严格杜绝一味追求植物景观美化作用、却忽略其生态平衡效益的片面思想,应切实发挥绿地的维护与平衡作用。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我们应在老城区主力开辟公用集中绿地,并对人口密集的场所进行重点绿化建设。同时,还应对城市道路的隔离带、引路、转盘道及道路两侧等公共地带做进一步的深入绿化,从而为城市构建特色的绿化交通走廊。另外我们还应加大对防护及隔离林带的投入建设,使城市绿化构成各点、面的横向联合及纵向发展,从而形成统一的城市绿化体系。
  3.2实用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兼顾平衡,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建设
  单一的绿化种植既无法体现城市绿化的艺术性美感,同时又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平衡,因此为了构建完整、统一、丰富多样的城市绿化体系,我们必须从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入手,在强化基本绿化功能的同时,使城市绿化发挥最完美的生态功能。同时,在绿化设计时,我们应严格遵循适用、平衡的原则,通过对栽种环境的深入考察、区域温度的平衡考量、栽种树种的习性调查,合理的进行栽配种的选择,避免植物之间产生相克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可首选栽种适应性强、易于成活的树种,同时辅助栽种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及土质特点的引进树种,使乔、灌、草等栽种形式协调平衡、错落有致,从而达到功能完备、美观和谐、净化持续的显著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