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激励机制在公安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激励机制是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激励机制在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警力资源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公安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培养民警健康正确的需求观、增强民警危机意识、完善榜样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激励机制;警察激励;公安管理;积极性
按照人力管理的概念,激励是一定的组织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条件,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期望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简单而言,激励就是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的过程。利用激励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被广泛的应用于管理、行政管理等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人民警察作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主要力量,毫无疑问,更加需要采用激励手段提高民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警察激励是指公安机关通过适当的手段和载体,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警察个体的行为,以有效实现公安机关及警察个体目标的系统活动。警察激励机制是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要,推行公安工作改革、履行工作职能、激发工作潜能、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警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马斯洛根据心的特点,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警察作为人的个体也不例外,追求未被满足的需求。因而激励对警察组织管理者来讲就表现为对警员的需求欲望给予适当的满足或限制。一般而言,我们将这种需求简单的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前围绕着这两种需求警察激励机制的手段和方法主要由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构成,具体包括了薪酬激励、效绩考核激励、晋升激励、授权参与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文化激励、保障激励以及惩罚激励等。但在我们实际的警察管理中这些激励手段和方法往往只是简单的拼凑,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目的,警察的积极性未被真正彻底的调动起来。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我们在运用警察激励机制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警察激励机体系难以制度化
虽然每个警察组织管理者都知道激励对调动警察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尝试用好激励手段和方法,但因为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没有将激励机制制度化、化,缺少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导致激励机制实效。比如很多警察组织管理者在使用负面的惩罚激励时,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就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在整个警察组织中难以形成可行的惩罚制度。这就使得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认为“干好不一样,干坏也不一样,最好什么也不干”,甚至干多错多、得罪人也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等非正常现象。
(二)缺乏对激励对象需求的深入分析和了解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调动警察的工作积极性,警察积极性的提高离不开对警察需要的满足,因此了解激励对象的需求显得极为重要。当前一些公安机关从满足民警的需求出发,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和手段,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方法和手段往往是千篇一律,并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警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具有一般人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警察的职业特点,他还有许多特殊的需求。如由于工作时间长,作息时间不,经常造成疲劳、睡眠不足,难以照顾家庭,导致家庭关系疏远、夫妻闹矛盾甚至离婚。由于身为执法者,经常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攻击和报复,甚至自己家庭的生命安全;此外,由于时间经费的限制,个人学习、进修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支持,等等。这就是说,作为警察,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需要,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满足的需要,警察往往得不到满足。因此 要完善警察激励机制必须对警察职业的特殊需求要有一个明确地认识。
(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激励机制中难以做到和谐统一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警察奋发进取的两大动力。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警察激励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重物质轻精神。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发达地区的公安机关,把薪酬激励作为民警激励的重要手段: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对工作落后者扣发岗位津贴获奖金。这看似体现了民警干好干坏不一样,其实它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导致很多民警过于关注个人利益,使一部分警察形成为钱办事,办事为钱的观念,非但不能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相反会挫伤民警的积极性,而对一部分素质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民警则有很大的局限性,起不到激励效果。另外一种就是重精神轻物质,这主要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办案经费紧张的地区,他们只能强调精神上的追求崇高,而个人正当的基本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派出所就长期拖欠工资、差旅费、医药费等,甚至连必备的警服都无法购买。如果这些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光凭精神上的高层次的刺激,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因此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协调一致,才能发挥两者功能。
人民警察作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主要力量,毫无疑问,更加需要采用激励手段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的警察激励机制的运用中存在大量的不足之处,尤其是这些方法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激励机制体系,从而影响激励机制整体功能的发挥,有的甚至出现了负面效应,所以完善警察激励机制已成为公安队伍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从研究激励全过程入手,深入研究激励对象的需求动机、目标等要素,针对不同要素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把这些激励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全面结合的警察激励机制体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维护社会安定做出最大的贡献。
(一)从需要的多层次出发,努力培养民警健康正确的需要观
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也是民警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激励,就必须深入了解民警的多层次需要,并努力满足其需要。首先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运用难以达到和谐统一,要加强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民警多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多与“低收入阶层”比较,引导民警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索取与奉献之间的关系。其次加强思想工作,贯彻“以德治警,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需要观。
(二)充分运用负面激励,增强民警危机意识
负面激励主要是用惩罚的手段让被激励个体存在危机感,从而受到激励的方法,它是对个体基本需求的一种威胁,一旦面临这种威胁,个体总是想方设法摆脱危机寻找出路。警察这个职业尽管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只要不犯大错,不违反五条禁令就不会有失业的危机。因此有些警察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样的队伍我们的工作效率是不可能提高的。面对这种状况负面激励手段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功效。比如实行警员淘汰制,对于不适应警察工作的人,思想道德品质差的人,工作中不思进取的人坚决清除公安队伍,以促进全体全体警员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辽宁省鞍山市公安机关就实行了政绩取人、优胜劣汰的工作管理方式,全局有17名基层干部因政绩平庸,能力与职务不相称而被罢免,两个派出所所长因任期内目标未实现而被降职。
(三)开展争优创先,完善榜样激励制度
正面激励理论认为,对个体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而榜样激励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但在新形势下,要发挥榜样更大的激励作用,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榜样的树立从领导层开始。在领导层中树立榜样更有说服力,更能提高民警的积极性。二是打破榜样的终身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领导干部终身制,因此间接导致了榜样的终身制,一个人一旦被树立为榜样,就终身受用。从警察管理角度来看,先进终身制严重扼杀了警员的进取心,使警员失去了竞争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打破榜样终身制是势在必行。三是在竞争中树立榜样。以往的榜样往往是经过加工制造,而真正的榜样则是竞争的结果,是能力、品格毅力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要在竞争中树立榜样,实事求是的宣传榜样,坚持一分为二的认识榜样,使树立的榜样更可信更可靠,真正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四)建立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
竞争能给警察带来动力,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是警察管理的重要手段。竞争用于管理,不仅能产生生动活泼的管理局面,产生巨大的工作效能,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才脱颖而出,消除警察认识中的不良意识。建立公平竞争激励机制必须做好首先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公平感对于调动警察个体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作用,管理者应当树立起高度的公平意识。在工作的安排上,在工资、奖金等分配上,在工作成绩评价上,以及荣誉、表扬、信任等精神奖励方面,力求做到公平合理,消除凭领导个人好恶来决定的错误观念,使警察产生公平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其次警察要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由于个人感知的片面性、情感的偏向、思想品德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过高估计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而低估他人的努力和成绩,出现认识偏差,于是产生不公平感。因此民警必须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成果,树立奉献精神,克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不良思想观念。
【】
[1]吴照云.管(第四版)[M].管理出版社,2003.
[2]高闯主.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建和.公安管理学[M].公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