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对我国宏观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退耕还林是一项旨在改变国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大规模工程,该工程将从两方面影响我国的粮食供给总量:一方面,该工程通过粮食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户将一部分不适宜耕种的坡耕地转换为林地、草地等,这需要消耗相当的粮食储备;另一方面,由于退耕还林本身会减少耕地总面积,从而将减少粮食供给总量。但是,我们目前尚不能确定这种影响的强度究竟有多大,因此,用定量的方法、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考察这种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一、相关回顾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粮食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何为“粮食安全”?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粮食安全就是“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他所需要的食品”。国内对粮食安全的研究集中在1990年代,尤其是继1994年莱斯特·布朗[1] 在《世界观察》上发表“谁来养活”一文后,国内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程度空前高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粮食的消费量、储备量、贸易量、生产量及特定背景下(如退耕还林)粮食安全等几方面。
在研究粮食消费时,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应首先是口粮安全。李成贵[2](2001)强调,粮食安全是口粮安全,应与国际市场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以解决其粮食缺口问题。当然,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长,口粮的人均消费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使得食物来源多样化所致[3]。
粮食进口的增加是否会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倍受关注。已有大量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到的结论是:粮食生产相对缩减是长期趋势;与自给自足相比,放开粮食贸易是更为合理的政策选择,它不但不会损害我国的粮食安全,反而会在更低的成本下加强粮食安全[4]。
对粮食生产的研究比较注重对供给能力的分析,其研究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以预测为主,且各种生产预测之间的差距要比对应的消费预测之间的差距大得多[1,5]。虽然这些分析的结果并不一致,但所有结果均表明中国未来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必然趋势。第二,均强调保护粮食的生产潜力。侯东明[6](2002)指出,粮食安全保障与农业常规战略分家是世界上具有资源制约农业特点的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加强战略粮食安全要通过保护耕地及土地的粮食生产潜力的方式实现。李成贵[2](2001)也指出,未来中国粮食增产的可能选择是藏粮于仓不如藏粮于地。
退耕还林是提高粮食生产潜力、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7]。农业发展环境与粮食安全之间呈双向反馈关系,即没有粮食安全,农民势必要继续毁林开荒,从而加重环境恶化,并形成环境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恶性循环。因此,没有粮食安全就难以保护环境,同样粮食安全如不注意保护环境,也难以实现粮食的持续安全[8]。虽然人们也非常担心大面积退耕会造成粮食总产量减少,但主流观点仍然认为,不能把维护粮食安全简单地理解为增加粮食总产量,退耕还林的生态功能是增加耕地的生产潜力,因此可以在一个更良性的环境下维护粮食安全[9]。雷玉桃等[10](2003)分析了退耕还林与我国粮食安全的协调机制,她指出,退耕还林有正的外部效应,如治理生态等;但也有负面效应,即,使我国粮食供应缺口增大。协调好这两种效应需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粮食生产的自律机制、粮食安全预警机制及相应的协调机制。对于退耕还林是否会造成粮食供应短缺并影响其价格,中国院农业政策研究所①(2004)对退耕还林对于粮食价格上涨做了定量研究,结论是: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及价格的影响非常微弱。谭晶荣[11](2003)也指出,退耕还林并不是导致2000-2003年粮食大幅度减产的原因。
以上从粮食生产、消费、进口及环境等几方面回顾了我国粮食安全方面的研究。与粮食生产、消费、进口等方面的研究相比,结合特定背景(如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粮食安全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将以此为背景,结合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实证分析退耕还林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
二、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短期影响的评价
粮食安全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粮食安全(或不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尚无统一标准。FAO、世界银行以及各国学者普遍采用的计量指标有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及间接粮食消费在粮食总耗用量中的比重等。国内研究与国外雷同,朱泽[12](1996)、程亨华[13](2002)等选择了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或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库存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人口的粮食供应水平等指标来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中选取了粮食总量安全系数、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度和粮食储备四个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供给总量的影响。
(一)粮食总量安全系数
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三大营养素。根据我国卫生部门推荐的标准[14]:我国居民三大基本营养素的全国平均需求量为每日2400千卡热量、70克蛋白质和65克脂肪。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颁布的食物营养成分(如表1),可大致推算出满足基本营养及生存所需的粮食数量。
表1 食物营养成分[15](每100克含量)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谷物 (千卡) (克) (克) (克)
玉米 344 7.9 3.3 70.2
大米 346 7.4 0.8 77.2
标准粉 344 11.2 1.5 71.5
其它粗粮 352 9.5 2.3 66.5
从表2中的最低需求量中取数字最小的一个作为满足营养需求的最低标准,即“其它粗粮”中的0.681公斤作为我国一个标准人、每日维持生存的最低粮食需求量,那么一个标准人每年最低消费粮食量为248.56②(0.681×365=248.56)公斤(其中也有部分脂肪和蛋白质)。只要我国的粮食供给能够保证每人最低248.56公斤的粮食需求(这个粮食消费量仅指口粮消费量),就能保证每个人的生存安全,但此时的营养水平将绝对低于卫生部门推荐的标准。若粮食人均供给量低于248.56公斤,则肯定发生了绝对的粮食危机和饥荒。
表2 人均生存谷物总需求量[15](公斤/日)
谷物 热量标准 脂肪标准 蛋白质标准 最低需求量
玉米 0.697 1.97 0.886 0.697
大米 0.693 4.09 1.01 0.693
标准粉 0.697 3.17 0.669 0.697
其它粗粮 0.681 1.41 0.789 0.681
结果如表2:
设π为粮食总量安全系数[16],则:
π=q/s 公式1
s=248.56,q为粮食人均产量
“1”是粮食安全的起点。π越高,则粮食总量安全系数越高,发生粮食危机的可能性越小,反之亦然。附表1显示了自1952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安全系数的变化。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①在绝大多数年份,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是大于1的,表明粮食供给基本能满足人民的最低营养需求。但1962年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低于1(仅为0.97),1960-1962年恰逢我国三年灾害,中国境内发生了绝对饥荒。②1979年以后,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很快,1984年粮食总量安全系数达到1.5;1985年国家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985年国内粮食总量随之下降,当年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从1984年的1.58降至1985年的1.45,社会上出现了抢购粮食风潮;1988年前后出现的情况与此类似;因此,大家普遍把粮食总量安全系数“1.45”界定为粮食安全的经验转折点或粮食的经济安全点。当总量安全系数接近或低于1.45时,价格机制与经济系统可能发生紊乱,社会将出现恐慌。③从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后,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一直在下降,从1999年的1.63降至2003年的1.34,于是,2003年国家发生了粮价大幅度上涨。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粮食总量安全系数的下降虽然引起了政府及民众的普遍关注,但并未发生社会性恐慌与抢购,这固然与人们日益增强的购买能力密切相关,但国内日益完善的粮食市场购销体制也功不可没。尽管如此,国家还是有意识地缩减了2004年度退耕还林的规模,原因是随着退耕还林进程的推进及国内化速度的加快,国内粮食供给量将随之下降,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也将继续下降;而作为政府,有必要保持最低限度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1.45),才不至于影响国家社会秩序及粮食市场的稳定。
附表1 1952-2003年粮食总量安全系数变化
年度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 粮食总量安全系数(%)
1952 288.13 1.16
1957 306.01 1.23
1962 240.32 0.97
1965 372.00 1.09
1970 293.24 1.18
1975 310.48 1.25
1978 318.74 1.28
1980 326.69 1.31
1984 392.84 1.58
1985 360.7 1.45
1987 371.74 1.50
1988 357.72 1.44
1989 364.32 1.47
续附表1
年度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 粮食总量安全系数(%)
1990 393.1 1.58
1991 378.26 1.52
1992 379.97 1.53
1993 387.37 1.56
1994 373.46 1.50
1995 387.28 1.56
1996 414.39 1.67
1997 401.74 1.62
1998 412.4 1.65
1999 405.5 1.63
2000 364.78 1.47
2001 354.73 1.43
2002 355.69 1.43
2003 333.35 1.3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并经计算而得。
(二)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粮食产量对粮食安全具有决定作用,但受天气、播种面积、生产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总会出现波动。我们采用简单的趋势回归方法,计算出各年相应的趋势产量,当实际粮食产量与趋势粮食产量偏离较大时,说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较差,粮食安全水平较低;反之,当粮食的实际产量与趋势粮食产量偏离较小时,则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较高,粮食安全水平较高。需要说明的是:①由于建国后一段时间内统计机构不完善,“大跃进”期间国家统计局被撤消,同时,1958-1962年又是非常时期,因此对粮食波动影响的研究选择从1963年开始。②国家在1999年开始试行退耕还林政策,并在2000年在大部分地区推广,作为一项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的政策,如果不与其它年份区分,势必影响预测结论。因此,本研究设定了年份的虚拟变量,回归方程如下:
回归结果表明,从1963年到1999年,我国粮食大约每年增产955万吨。从2000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减产900万吨(需要说明的是,2000年至2003年只有四年时间,回归的可信度稍低)。据此测算出各个年度粮食总产量的变异率③(Ratio of Variation)。其波动幅度用公式3表示:
从计算结果看(见附表2):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异率绝大部分保持在±5%的范围内,但个别年份变异较大,增产幅度最大的年份是1984年,增加了11.12%;退耕还林前,减产最大的年份是1977年,减幅为4.2%;退耕还林后,减产最大的年份是2003年,减幅达到3.12%。如果我们对附表2中的变异率按时代划分为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前期,并对它们的变异率进行简单平均,可以看出,1960年代的粮食变异率平均为5.14%,1970年代为1.86,1980年代为3.28%,1990年代平均为1.3%,2000-2003年平均为-1.58%。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行之前,粮食变异率均为正数,说明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之间呈正向偏离,但该数值一直在下降,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在缩小,说明粮食产量年度间变异率在缩小,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较高;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之后,我国的粮食平均变异率为负数,说明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之间呈负向偏离,但偏离幅度并不大,说明退耕还林的推进虽然减少了国内粮食供给量,但这种减幅并不大,这也是我国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依据所在④。
附表2 1963-200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值 单位:百万吨
年份 实际粮食产量 趋势粮食产量 趋势值与实际值之差 变异率RV%
1963 166 161.18 4.82 2.90
1964 188 170.73 17.27 9.189
1965 195 180.28 14.72 7.55
1966 214 189.83 24.17 11.29
1967 218 199.38 18.62 8.54
1968 209 208.93 0.07 0.03
1969 211 218.48 -7.48 -3.55
1970 240 228.03 11.97 4.99
1971 250 237.58 12.42 4.97
1972 241 247.13 -6.13 -2.54
1973 265 256.68 8.32 3.14
1974 275 266.23 8.77 3.19
1975 285 275.78 9.22 3.24
1976 286 285.33 0.67 0.23
1977 283 294.88 -11.88 -4.20
1978 305 304.43 0.57 0.19
1979 332 313.98 18.02 5.43
1980 321 323.53 -2.53 -0.79
1981 325.02 333.08 -8.08 -2.49
1982 355.5 342.63 12.37 3.48
1983 387.28 352.18 34.82 8.90
1984 407.31 361.73 45.27 11.12
1985 379.11 371.28 7.83 2.07
1986 391.512 380.83 10.68 2.73
1987 404.733 390.38 14.35 3.55
1988 394.08 399.93 -5.85 -1.48
1989 407.549 409.48 -1.931 -0.47
1990 446.24 419.03 27.21 6.10
1991 435.29 428.58 6.71 1.54
1992 442.66 438.13 4.53 1.02
1993 456.49 447.68 8.81 1.93
1994 445.1 457.23 -12.13 -2.73
1995 466.62 466.78 -0.16 -0.03
1996 504.54 476.33 28.21 5.59
1997 494.17 485.88 8.29 1.68
1998 512.3 495.43 16.87 3.29
1999 508.39 504.98 3.41 0.67
2000 462.18 471.15 -8.97 -1.94
2001 452.64 462.15 -9.51 -2.10
2002 457.06 453.15 3.91 0.86
2003 430.695 444.15 -13.46 -3.1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并经计算而得。
通过对粮食总量安全系数和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退耕几年来,我国已逐渐显示出粮食总产量下降的趋势。今后随着退耕规模的扩大,粮食供需缺口还将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如果粮食供需之间的缺口全部由进口弥补的话,就需要考虑粮食外贸依存度这个指标了。
所谓粮食外贸依存度,即假设粮食供需缺口全部由进口来弥补时,粮食缺口占总需求量的百分比。一般认为,粮食外贸依存度在5%以内,表明一国粮食自给;在10%以内,表明粮食基本自给[17]。从附表3中可以看出,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粮食外贸依存度一直在±4%之间波动(即使是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的几年里),表明我国粮食能够自给。值得注意的是,从1999年退耕还林后,我国粮食贸易一直处于出超状态,尤其是2003年,出超更为明显,并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由于退耕而造成供求缺口,从而出现大量粮食进口的情况。这似乎与我国的现实不符,2003年是我国粮食供求矛盾最突出的一年,当年粮食总产量43069万吨,总需求量48500万吨,明显属于供小于求,但却出口了1992万吨粮食。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①进出口的品种不同。②可能源于我国外贸进出口与市场信息之间存在时滞所致。③我国消化库存的种种举措使然。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退耕还林实行后的几年里并没有造成我国粮食大量短缺。
附表3 粮食外贸依存度状况
年份 粮食总产量(万吨) 粮食总需求量(万吨) 净进口(万吨) 粮食外贸依存度(%)
1981 32502 34489 1349 3.91
1982 35450 35912 1534 4.27
1983 38728 37382 1238 3.31
1984 40731 38821 722 1.86
1985 37911 37909 -327 -0.86
1986 39151 39628 -169 -0.43
1987 40298 40171 891 2.22
1988 39408 40246 815 2.03
1989 40755 41232 1002 2.43
1990 44624 42450 789 1.86
1991 43529 42548 259 0.61
1992 44266 41684 -189 -0.45
1993 45649 42659 -783 -1.84
1994 44510 42385 -425 -1.00
1995 46062 43143 1967 4.33
1996 49000 44064 959 2.18
1997 49417 49450 416 0.84
1998 51230 50049 -500 -0.99
1999 50839 50364 -399 -0.79
2000 46218 47710 -1063 -2.23
2001 45264 48450 -532 -1.1
2002 45706 48000 -1198 2.5
2003 43069 48500 -1992 -4.11
注:负值表示出口依存度,正值表示进口依存度。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www. stats. gov. cn,经而得。
(四)粮食库存水平
粮食库存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根据FAO的定义,在新的作物年度开始时,库存粮食占本年度粮食消费量的17%即为粮食安全系数。那我国国有粮食部门究竟应保有多少粮食库存量才是最安全的?我国粮食储备长期被看作机密信息,库存数据也通常不公开发表。但仍然有很多学者从各种渠道、各种信息综合地做出自己的判断: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粮食安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已达34.8%。而世界粮食安全系数1996-2000年平均仅为16.5%[13]。为缓解这一局面,我国自1999年下半年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加大了陈化粮的处理力度,再加上近两年来有意识地减少收购、增加销售,国家粮食库存明显减少了,但我国粮食保障水平仍然很高。根据测算,2003年末我国国有粮食库存18000亿公斤(粮食安全系数仍超过30%),农户人均存粮506公斤,全国农民存粮达38900亿公斤。如果将国库粮食和农民存粮合计起来为56900亿公斤⑤。
如果按照粮食年消费量49000亿公斤计算,2003年末的粮食库存水平超过消费量,粮食保障水平仍然较高。需要说明的是,从2001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结转库存量的统计口径有所变化,不再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作为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标准了。因此,该系数的高低对今后的粮食生产已不再如过去那样重要了。
以上通过宏观粮食安全的四个指标考察了退耕还林前后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变化,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1999年试行退耕还林政策至2003年四年里,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幅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说明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暂时没有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但由此判定退耕还林政策并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为时尚早,这是因为,自1999年至2003年里我国一直有比较雄厚的粮食储备作为后盾。而今后,随着退耕还林规模的继续扩大,我国的粮食库存和粮食供给将继续下降,这是否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粮食供给从而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今后怎样的退耕还林规模才是最适度的呢?
三、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恶化已构成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瓶颈。要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停止毁林开荒,实行退耕还林。但退耕还林需要粮食供应的支持,只有国内粮食供应稳定增长,才能减少退耕还林地复耕的可能。因此,从长期看,在积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处理好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解决好怎样退、退多少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灰色预测模型的选择和指标确定
1. 预测模型(Grey Model,GM)的选择
预测是对尚未发生或目前不确定事件的推测,是对客观事物未来的预先推测。GM(1,1)模型是最常用的1种灰色模型,它是由1个只包含单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构成的模型:
2. 指标的确定
退耕还林工程应该在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并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下进行,因此应确立科学的退耕面积及退耕进度。本研究根据灰色预测系统、选择人口、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人均最低消费量4个指标建立GM(1,1)模型,对未来10年全国的人口、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最低消费量进行预测,并根据模型求出人均粮食最低消费增长率(P)和人口增长率(r),导出退耕还林面积公式,进而计算出全国各年的退耕面积[18]。
(二)全国各指标的GM(1,1)模型的建立
1. 人口预测GM(1,1)模型的建立
根据全国1990-1999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建模原理,可得到我国人口预测模型如下:
R(t+1)=11130533.03 e0.01±11016200.03
公式6
2. 粮食总产量GM(1,1)模型的建立
根据全国1990-1999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建模原理,可得到我国粮食产量预测模型,如下:
D(t+1)=1913628.9 e0.022±1869004.93
公式7
3. 粮食单产GM(1,1)模型的建立
根据全国1990-1999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建模原理,可得到粮食单产预测模型,如下:
L(t+1)=206509.68 e0.019±1869004.93
公式8
4. 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量GM(1,1)模型的建立
根据建模原理,可得到人均最低消费量预测模型:
G(t+1)=31900.57 e0.012±31507.47 公式9
根据以上人均最低消费预测模型可得到我国人均粮食消费增长率为1.2%,人口增长率为1%。
(三)最大退耕面积的确定
设退耕年限为a,直到a年为止使退耕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恰好满足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量,根据上面得到的GM(1,1)预测模型,可以求得第n+i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粮食最低消费量,那么可得到第n+i年的人均粮食最大剩余量△(-)。因此可得到第n+i年最大退耕面积,等于△除以第n+i年粮食单产,再乘以总人口,除以a年进行平均分割。其公式如下:
: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最低消费量预测值;:粮食产量;人口增长率。
根据以上公式的初算结果对1990-1999年可能的、可供退耕的土地面积进行GM(1,1)模型预测,得到以下结果:
对当前模型的评价:C=0.3471很好p=1.0000很好
附表4的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很好,因此可以用其来预测到2010年为止各年最大的退耕土地面积(详见表3)。通过公式10得到了到2010年时,人均粮食占有量恰好满足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需要时,我国最大的退耕还林面积。
附表4 最大退耕面积模型的验证表
单位:万公顷 序号 观察值 拟合值 误差%
X(2) 43.23327 43.36517 -0.1319 -0.30509
X(3) 45.85705 44.463 1.39405 3.03999
X(4) 45.48114 45.58862 -0.10748 -0.23632
X(5) 44.69694 46.74274 -2.0458 -4.57704
X(6) 46.78779 47.92608 -1.13829 -2.43288
X(7) 50.89938 49.13937 1.76001 3.45781
X(8) 50.78742 50.38338 0.40403 0.79554
X(9) 52.47388 51.65889 0.81499 1.55313
X(10) 52.04441 52.96668 -0.92228 -1.77209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而来。
表3 我国2000-2010年每年最大退耕面积
单位:万公顷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退耕面积 53.31 55.68 57.09 58.54 60.02 61.54 63.1 64.69 66.33 66.3 68.01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从表3可以看出,从长期看,在保障国家人均粮食最低消费的基础上,到2010年为止中国最大退耕面积累计为675.61万公顷,每年的退耕规模应在上年度的基础上做小幅度调整,不应该出现大幅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因为无论是大幅度增加还是减少,都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如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财政负担加重等。
四、结果及讨论
(一)从短期看,退耕还林的实施并没有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通过对宏观粮食安全评价四个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总量上看,退耕还林实施后几年来,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系数一直在下降,2003年尤其低,仅为1.34,明显低于国家粮食经济的安全点,国内的粮食供应一度处于短缺状态,但我们并不能将这一切完全“归罪于”退耕还林的实施。一个比较可信的数据是: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了500亿公斤,由于化、城镇化而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主要原因,而因退耕还林减少的粮食产量所占比例很小。1998-2003年,没有退耕任务的江苏、广东和福建三省粮食产量减少300亿公斤,占全部减产产量的60%⑥。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虽然为负数,但波动系数的幅度并不大,说明虽然退耕还林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粮食产量下降,但产量变动在可接受范围内;粮食外贸依存度上的考察更加验证了这一结论:即退耕还林后,粮食出口反而比以前增加了,这虽然有些奇怪,但至少证明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并没有导致国内粮食供求短缺;粮食储备的变化也证明,即使在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的几年后,我国的粮食保障程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以上四个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退耕还林从短期看并没有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这并不说明退耕还林工程以后也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因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继续推进,国家粮食库存及国内粮食生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在某种程度上必然存在。因此,依据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今后退耕还林进程调整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从长期看,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的速度有些偏快,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
灰色预测结果表明,从2000年至2010年,在满足人均最低粮食消费量的基础上,我国所应完成的、最大的退耕还林面积为675.61万公顷。而根据我国退耕还林的设计目标,到2010年,我国需完成退耕地造林1466.67万公顷。这与我们的预测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差距呢?我们认为有二点原因。
1. 目标设定值过高是造成预测值与实际值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一。以第一阶段任务为例,国家计划到2005年完成退耕地造林1133.33万公顷,到现在为止计划完成得怎样呢?1999年是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试点年,国家率先在陕、甘、川三省试行;2000年扩大到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为重点的1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1年试点进一步扩大到中西部地区的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年来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20.61万公顷;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启动,全年共安排退耕地造林任务264.67万公顷;2003年,国家安排退耕地造林336.67万公顷⑦;当年国内出现了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于是,2004年国家大幅度地收缩了退耕还林规模,当年仅安排退耕地造林任务66.67万公顷;2005年略有提高,完成退耕地造林84.59万公顷⑧,这样,从1999年至2005年,我国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73.21万公顷⑨,这与第一阶段完成退耕地造林1133.33万公顷的目标也还存在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退耕还林中的确存在设定目标过高而造成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
2. 研究的前提假设不同是造成预测与实际值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二。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在粮食总产、单产、人均粮食最低消费及人口变化基础的模拟结果,而国家制订的目标是以现有坡耕地数量全部退耕为基础制定的,二者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可能的。
尽管如此,在国家财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国家希望将所有的坡耕地退出耕种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那么可以通过延长退耕年限的方法将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到底。
注释:
①本结论是黄季焜在2004年11月7日在“小农户、大市场与全球化”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②这个标准是依据1990年中国预防医学会的标准计算而得,这个标准仅指维持人体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因此它低于1993年通过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的“每人每日2600卡热量、72克蛋白质和72克脂肪的标准”。
③变异率是经济实际观察值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偏离的幅度越远,经济的波动幅度就越大,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就越低。用变异率指标可以大致反映特定时点上经济变量的稳定程度。
④坡耕地粮食产量比较低,对全国粮食产量影响不大。全国大于150的坡耕地平均亩产仅118公斤,遇上干旱等灾害,很多地方连种子都收不回。因此,坡耕地和沙化土地退耕对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影响并不大。
⑤数据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湖南统计局”,2004年10月28日。
⑥该数据引自2004年10月14日国务院西部开发记者招待会:李子彬答记者问。
⑦这组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在2003年8月1日退耕还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删节。
⑧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新华网北京2006-03-11电。
⑨这个数据是1999-2005年退耕地造林面积的加总,乃作者计算而得。
【】
[1][美]莱斯特·R·布朗. 谁供得起中国所需的粮食[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60-75.
[2]李成贵.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成因和影响[J]. 教学与研究,2001,(4):5-11.
[3]黄季焜等. 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M]. 1999. 20-35.
[4]黄益平. 中国粮食政策的第三种选择——兼评立足自给自由贸易策略[J]. 经济文稿. 学习资料,1999,(60):33-42.
[5]世界银行. 中国的粮食安全:长期问题与可选方案[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32-74.
[6]侯东明. 寻求战略突破——破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M].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 150-180.
[7]胡靖. 中国粮食安全:公共品属性与长期调控重点[J]. 中国农村观察,2000,(4):24-30.
[8]刘景辉等.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中改善农业环境途径[J]. 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1,(4):33-37.
[9]李育才.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回顾与总体思路[J]. 林业经济,2001,(5):30-31.
[10]雷玉桃等. 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浅析[J]. 农业化,2003,(5):23-25.
[11]谭晶荣. 退耕还林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J]. 粮食经济问题,2003,(1):6-8.
[12]朱泽.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1997,(5):5-10.
[13]程亨华,肖春阳. 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J]. 财贸经济,2002,(12):70-73.
[14]国际食物、营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讨论会集编辑委员会. 国际食物营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讨论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61-94.
[15]中国预防医学院、国家统计局. 1990中国七省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状况[C].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82-105.
[16]江东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2000. 13-14.
[17]肖春阳. 中国粮食安全及主要指标研究[J]. 黑龙江粮食,2004,(2):20-21.
[18]格日勒图,郭连生,田有亮. 武川县退耕还林面积确定方法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