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荔枝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关键词荔枝;出口;国际竞争力;策略
1中国荔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1.1生产要素条件
荔枝是世界上对气候条件要求最严格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之一。我国荔枝产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少有的种植荔枝适宜区,同时由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地域广阔,地形多样,从南到北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使得我国荔枝同一品种的成熟期从南到北各不相同,延长了我国荔枝鲜果的市场供应期。另外,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管理、高素质熟练的劳动力资源等是荔枝生产的高级要素,也是影响荔枝生产的重要方面。
1.2产品需求状况
一是荔枝国内市场规模。目前中国每年荔枝人均消费量约为1.2 kg,是中国人均苹果消费量和柑桔消费量的1/10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的提高,中国荔枝消费还将继续增长。二是荔枝国内需求结构与转换能力[1]。中国居民荔枝消费以鲜食为主,其次为荔枝干,中国水果需求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结构不一致,转换能力较弱。三是国内荔枝需求质量。消费者对荔枝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内在品质要好,而且要求外观包装漂亮,因此优良品种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
1.3经营主体的状况
中国荔枝的栽培管理技术和产后贮运保鲜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荔枝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新技术推广应用困难,市场观念薄弱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另外,从组织化程度来看,中国荔枝主产区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组织,大部分合作组织运行尚在探索阶段,对荔枝产业促进作用较小。最后,中国农村每10 000名农村人口只有农业科技人员15人,而日本有100人,荷兰有200人。
1.4政府行为
政府主要是通过制订荔枝政策法规等行政手段和采购农产品等市场手段来影响荔枝国际竞争力,如农资物质价格调控、农药化肥的使用、农业税的征收等;有的则采取间接手段,如增加荔枝科研的投入、荔枝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等[2]。
2中国荔枝生产出口现状及出口限制原因
2.1中国荔枝生产情况
目前,广东是荔枝原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主要的荔枝产区,2005年广东荔枝产量为86.2万t,占全国荔枝总产量的60%,2005年末荔枝园面积27.8万hm2,是全国荔枝总面积的48%,广西是中国第二大荔枝主产省份,2005年产量33.5万t,是全国总产量的23%,福建尽管荔枝园面积较小,仅占全国的6.7%,但产量却占全国总产量的11%。中国南方其他省份也有少量栽培,但栽培量少,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4省总栽培面积不足全国总栽培面积的2%,产量不足全国总产量的1%。
2.2中国荔枝进出口贸易分析
中国荔枝进口量历年变化大,基本保持在9 000 t以下,近5年平均进口量为6 372 t。泰国荔枝较中国早熟,中国荔枝98%以上从泰国进口,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关税减免,预计今后从泰国进口的荔枝还会有所增加。综合分析中国鲜荔枝国际贸易情况,中国虽是荔枝生产大国,但5年来净出口荔枝平均为478 t,与中国150万t的产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2.3中国荔枝出口限制原因
一是保鲜技术限制。虽然中国荔枝保鲜技术近年取得了很大进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保鲜效果仍然不够理想,目前国内最长的冷藏保鲜期为38 d,好果率为90%。荔枝保鲜技术要求高,保鲜成本高,产品货架期短,品质下降,限制中国荔枝出口。二是产品质量不高,主要是荔枝果品农残超标较严重。由于没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果农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技术水平低,造成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另外,外观品质差,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且检疫性病虫害较严重。三是国际荔枝市场培育不够,荔枝出口企业无力承担市场培育费用,国际荔枝现实市场小。四是国际市场进口限制增多,非关税壁垒不断加强。国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正在削弱或部分抵消中国荔枝产品的优势,使中国丧失加入世贸组织后可能赢得的贸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