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农机跨区作业的探讨
摘要阐述了制约濉溪县农机跨区作业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建议,以为促进农机跨区作业提供参考。
关健词农机跨区作业;制约因素;建议与对策;安徽濉溪
近几年,濉溪县农机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工作全局,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机增效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精心为农村经济服务。通过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支农、稳农、护农措施到位,濉溪县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濉溪县农用拖拉机达9.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5 500台(居全国县级第1),玉米收获机290台;小麦机收率100%,玉米机收率达20%以上,每年跨区作业可为该县农民增收8 000万元。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示范、推广等,全县农机工作呈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近年来,由于柴油价格居高不下,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农机作业成本增加而收入减少,导致农民实际收益增长减缓,农机手参与跨区作业的积极性明显受挫。为促进濉溪县农机化水平提高,现将制约该县农机跨区作业的因素以及对策与建议总结如下。
1制约因素
(1)柴油价格居高不下。多年来,农机跨区作业一直是濉溪县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头戏”。但近年来柴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农机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明显下降。目前农机作业比以往高出150元/hm2以上,按以往作业量估算,每季台均减收5 000余元。此外,由于外出作业路途遥远,沿途油耗成本增大,大大挫伤了农机手参与跨区作业的积极性。为了节约成本,有些地区的农民不惜降低劳动效率,使用人力进行农作物收获、运输等作业,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制约了农业机械的推广,从而使跨区作业的市场相对缩小。
(2)跨区机械作业量明显减少。近几年,国家大力实施惠农政策,全国各地联合收机保有量明显增加,许多市县明显处于保和状态,有的地区已处更新换代时期,对外来作业机械的依赖和需求明显减弱。就濉溪县每年小麦收获时节,11.33万hm2小麦,全县所有收割机参加作业,即使不引进外来机械,3~4 h就可结束,基本可以按时保质保量实现小麦颗粒归仓。2009年6 000多台跨区机收勒合收割机为濉溪县农民增收7 000多万元,较前几年收入明显下降,效益不高,且不均衡,很多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亏本。甚至个别地方出现抵制外来机械的现象,致使跨区机收收割机越来越少,收益下降幅度较大。
(3)人员工资持续走高,作业价格不升反降。外出跨区作业,每台机械至少需雇佣2名驾驶员协作,但人员工资由前几年的50~80元/d,上涨到现在的120~150元/d,支出明显增加。而作业价格却由原来的525~675元/hm2,下降至现在的450元/hm2左右,收益明显下降。
(4)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亟需整顿。虽然国家省、市都出台加强农机市场整顿相关政策,但市场不太乐观,有些地区仍有坑抬卡骗现象,市场秩序茫然,严重影响了农民跨区机收的积极性。
2建议与对策
(1)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柴油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调控,如对农机田间作业、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用油实行补贴[1]。
(2)在外出作业实践中发现,大型自走式联收机因其作业质量好、效率高,在各地颇受欢迎,而背负式联收机相对市场减少,个别地区已不再认可。应对农机结构进行调整,鼓励大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特别是玉米、大豆联合收获,在大中型拖拉机跨区机耕、机播上鼓励早走出去,实现跨区作业市场的新突破),加快机械升级换代步伐,以适应市场需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