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食用菌产业具有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互助县年平均气温2~3 ℃,年降水量大于550 mm,最热月平均气温10.0~13.5 ℃,无霜期90 d,作物生长季125~150 d,较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近年来,互助县设施农业有了较快发展,这对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限制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其发展对策。
1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背景
1.1人们膳食结构调整使食用菌需求量增加
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优点,较好地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良好的效果。互助县临近省会西宁,交通便利,因此,发展食用菌,可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1]。
1.2特殊的价值和经济利益驱动
食用菌除增强人体免疫力外,还有它的特殊价值,如医药、美容、保健等,经济效益显著,增强了人们从事食用菌栽培的兴趣,使食用菌的年生产量逐年增加。
1.3农业结构调整为食用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食用菌产业,以低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高等优势,成为农业结构调整首选项目,加之政府引导,加大对食用菌资金、技术、信息的扶持,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2]。
2互助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科技投入不足
由于相应的科技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落后、服务不到位、效益低下。对农民的技术引导缺乏有效载体,技术普及率低,严重影响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
2.2引进龙头企业滞后,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食用菌生产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从事菌产品销售的服务中介都是由农村经纪人或菌种生产者承担,虽然也开展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但市场开发能力不强。目前,食用菌生产的主要为双孢菇,产品以鲜品为主,附加值低,销售上对商贩的依赖性大,一旦市场被动,抗风险能力差。
2.3食用菌生产缺乏组织引导和专业化技术指导
由于食用菌生产投入时缺乏统一指导,一哄而上,结果导致供大于求,食用菌卖不到好价钱。甚至有个别不法商贩用劣质菌种、老化菌种坑农害农,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上一篇:织金县积极发展“三农”的做法
下一篇:惠明茶产业转型升级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