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3.1营造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互助县食用菌产业的主体是农民,需要政府及相关单位在政策、资金、技术、市场流通领域等方面给予扶持。县、乡政府要成立领导组织,加强领导、协调、指导、监督和管理,促进各地食用菌生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食用菌产业组织管理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信息引导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加强自身建设,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良好的服务支持。
3.2落实政策法规,规范菌种市场
食用菌生产要自始至终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食用菌管理有关规定,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菌种生产质量的监督管理,严禁伪劣菌种的生产、销售,依法查处伪劣菌种坑农害农民事件,保障菌种市场的良好秩序和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促使食用菌生产的健康发展[3]。
3.3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大科技投入,研制适台当地条件的高效、生态、绿色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加快珍稀菌品种开发步伐。建立自上而下的食用菌技术服务网络,对菇农进行培训。组建食用菌协会,使协会成为联系政府、引领市场、指导技术、信息服务的桥梁与纽带,开展技术交流、新品种引进推广,提高技术普及率;加强食用菌生产示范户建设,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拉动全村的食用菌发展,促进规模扩大,尽快形成食用菌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食用菌生产基地。
3 4围绕产业化建设,提高菌业集约化水平
按照“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基地、覆盖一批农产”的模式,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对开展食用菌产销服务的经营大户,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使其扩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4]。对外来的客商要热情服务,帮助其组织好货源,协调办理外出手续,疏通外销渠道。建立“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中介组织或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建成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营销能力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或专业营销队伍,发挥其拓市场、带基地、连农户、搞加工的作用,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3.5充分发挥协会作用,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性服务
要进一步加强和发挥食用菌协会协调与服务职能,密切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系,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反映生产
经营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为农民排忧解难。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推出食用菌的优势项目及先进经验,把握食用菌产业发展动态与行情。
4参考文献
[1] 代雁.互助县食用菌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03.
[2] 黄志龙.福建食用菌产业发展问题与应对措施[J].食用菌,2004,29(6):1-2.
[3] 朱妍梅,张炳坤.新疆食用菌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新疆农业科学,2003(增刊2):78-80.
[4] 翁埔垣.遂昌县食用菌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9(4):681-682.
上一篇:织金县积极发展“三农”的做法
下一篇:惠明茶产业转型升级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