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冬痢的发生与诊治
摘要介绍了猪冬痢的发病症状、预防、治疗方法,以及用黄连须为主开发兽用药物对猪冬痢初步治疗的探索。
关键词猪冬痢;发生;诊治
猪冬痢为寒冷季节普遍发生的疾病,是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急性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的统称。猪冬痢在我国连年发生,已持续数十年之久,而且其发病率高,数量多。冬痢的主要特征是剧烈水泻,持续5~7 d,每天可达10余次,食欲减退或废绝,迅速脱水、消瘦,甚至衰竭死亡,并且猪发病率因年度和地区而变化,多为50% ~90%。
1症状
患病哺乳仔猪常在吃奶后出现呕吐,不久出现剧烈腹泻,粪便呈水样黄色或灰白色,带有未消化的小凝乳块,恶臭;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稍微升高或者正常,猪体很快脱水,迅速消瘦,而且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大猪典型症状是呕吐,水样、黄色腹泻,采食停止1~2 d。猪发病后,会出现严重的腹泻,部分小猪将会死亡;大猪虽然不会死亡,但在发病期间(一般7 d左右),猪体重下降,对养殖户造成一定损失。
2预防
一是加强冬季管理,注意猪舍保暖,以及能量与饲料的供给,增强猪的抵抗力。特别是出生后1~2 d的仔猪,更应该注意猪舍保温,保持猪舍温度在32 ℃左右;出生后,让仔猪尽快吃上初乳,对体弱仔猪要加强人工辅助喂乳[2]。二是搞好猪舍的消毒工作。在日常猪舍管理中,要及时清理猪舍粪便,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每隔15 d用石灰乳消毒1次(消毒完后应将石灰乳清理干净);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猪采食器具的清洁与消毒;加强病猪管理与及时隔离。三是采用注射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但是疫苗不能控制全部的仔猪腹泻,一旦发病还应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3]。由于该病发病机理比较特殊,使用单一疫苗根本不可能将猪冬痢完全预防。目前虽然在研制多价疫苗联合治疗该病,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发病机理,研究难度很大。
3治疗
对发病猪首先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猪的感染[4]。目前大多采用注射或者滴入安痛定、穿心莲、氯霉素、抗菌净等抗生素。现在临床上还是以应用抗生素药物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猪冬痢有自愈的特点,一般是7 d左右。采用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猪冬痢发病机理比较特殊,由多种病共同致病。近年来,有关中草药治疗猪冬痢的报道逐渐增加,其中有白头翁、红辣蓼、山楂等组成的方剂煎熬成汤喂食母猪,仔猪吸食母乳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用紫苏、藿香、木香、肉桂、当归、黄连、白芍、辣蓼、石昌蒲、贯众、陈皮、茜草根、鸡屎滕、伏龙肝、生姜研为细末喂食效果亦佳;还有用猪苓、茯苓、苍术、陈皮、厚朴、甘草组成的药方研粉拌入饲料来治疗此病;特别是以黄连为药材的兽用药物产品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