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凤清 时间:2015-01-02
  摘要以土壤有机质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通过农民的种植习惯,分析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建议和途径。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降低原因;秸秆还田;有机肥
  
  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有机质中的化合物在土壤肥力上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分离出的土壤多糖具有较腐殖酸更为强大的团聚土壤颗粒的能力,是水稳性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对促进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物质转化的角度来看,碳水化合物是微生物的能源物质。所以,土壤的生物学特性也会随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有机质中的腐殖酸既是一种疏散剂,又是一种絮凝剂,腐殖酸钠和腐殖酸钾不仅对粘土矿物有分散作用和选择性絮凝作用,而且阴阳离子都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同时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另外,腐殖酸以及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各种有机酸、多糖等含有多种功能团,能与环境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吸附、交换和络合作用,控制环境污染,这也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倡导施用有机肥的重要原因[1-2]。除此之外,腐殖酸还有很大的缓冲作用,是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有机质在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上具有上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土壤普查过程中有机质常被作为衡量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不容忽视的是大量土壤普查的化验结果表明,许多地区的土壤有机质不但没有提高,而且有下降趋势。
  据辽宁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统计,以2001—2003年化验的3 653个土样为例,辽中平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6%,与1979年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1.93%)相比平均含量下降了0.1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8.81%。
  近几年,随着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又进一步得到证实。仅新民地区而言,以2006年兴隆镇班屯村采集的48个土样为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1.0%的不足8.4%,最低的仅为0.32%,最高的只有1.8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化肥使用和高产量品种的推广及复种指数的提高造成土壤中的养分耗竭,只用地、不养地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普遍现象。二是省时、省力已成为我国当代农民选择生产方式时所考虑的首要因素,出现大面积的秸秆焚烧和全方位的化学除草现象,降低了土壤碳回归指数,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三是有机肥投入的减少是土壤有机质降低的重要原因。
  根据目前我国农民的劳动习惯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奇缺的状况,原始有机肥施用方法与当代农民的劳动观念形成极大的反差,因此,再像20世纪70年代那样号召农民大面积增施有机肥及用秸秆去堆沤大寨肥已不太符合农村实际,必须在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上,推广新的土壤有机质提高途径[3]。综上所述,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