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樱树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义昌 王敏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叶用、花用樱花的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与规划、樱树园生态建设、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樱树修剪、适时采摘等内容,以为樱树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樱树;栽培技术;丘陵山区
  
  樱花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樱桃亚属(cerasus)植物,别名山樱花、福岛樱、青山樱。樱花为落叶乔木,高5~25 m,树冠广展,树皮呈灰褐色、有横纹,小枝灰白色,皮孔呈细小点,叶矩圆状倒印形、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叶基部或叶柄上多有腺体,花单生、散形,通常在8朵以下。全世界共有100多种以上的樱花,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和北美的温暖地带,我国约有50多种,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西南的部分地区。
  日本樱花为中国山樱桃与日本早樱的天然杂交种,亲缘关系较近,加之中日两国的气候条件相近,因此,日本樱花能在中国良好地生长繁殖。腌制樱花在日本料理中主要用来制作食品、便当和糕点,樱叶则可以用来包裹“樱饼”等点心。据统计,每年日本市场的樱叶和樱花消费量大约为10万箱左右,其国内生产量已严重不足,市场缺口较大,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是日本樱叶和樱花的出口大国,樱叶和樱花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扬州、苏州吴中、浙江富阳和四川成都等地,总面积不足333 hm2,远不能满足日本市场的需要。现将丘陵山区樱树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产地环境与规划
  产地环境应选择日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土壤pH值为5.5~6.5[1]。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樱树园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樱树园的生产管理,维护樱树园生态平衡,发挥樱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樱树园的排灌及作业。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大中型园区以总部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规模较小的园区,应设置支道、步道和地头道。 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条件许可下,可建立樱树园区节水灌溉系统。
  2樱树园生态建设
  樱树园四周不应种植其他能招引病虫害的树及作物。土壤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不宜栽种樱树。对缺株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70%的樱树园,应通过补植缺株、压条等措施提高园区覆盖度。樱树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种植时期为当年11月至翌年3月,进行双行条栽。樱园与四周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隔离带,防止农药的交叉污染及病虫的潜入危害[2]。采用双条栽方式种植,株距80 cm,行距小行为60 cm,大行100 cm。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施有机肥45~60 t/hm2,底肥深度在30~40 cm。
  3土壤管理和施肥
  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采用地面覆盖等方法提高樱树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幼龄或台刈改造的樱园,应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土壤pH值应为5.5~6.5。低于5.5、高于6.5时应进行调整;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樱树长势、预计产量、规格类型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樱树园平衡施肥,防止樱树园缺肥和过量施肥;应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施用化学肥料。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冬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 cm以上。一般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4 500~6 000 kg/hm2或农家有机肥30~45 t/hm2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追肥可结合樱树生长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每年2~3次,一般每次施尿素750~900 kg/hm2,深度15 cm左右。根据樱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采摘前15 d停止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是经农业部登记注册的。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