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镇锥栗栗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远根 时间:2015-01-02

  摘要总结了黄田镇锥栗栗疫病的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和发病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锥栗栗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锥栗栗疫病;发生;防治;浙江庆元;黄田镇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南、西三面分别与福建省寿宁县、福建省政和县、福建省松溪县交界,北与浙江省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8°50′~119°30′,北纬27°25′~27°51′之间。全县土地面积18.98万hm2,林业用地16.78万hm2,现已发展锥栗面积4 000 hm2, 2009年产值3 600万元,由于锥栗栗疫病的发生,使锥栗产量和质量都无法提高,给庆元县锥栗种植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栗疫病又名栗胴枯病、溃疡病等,属真菌性病害,在潮湿的洼地和锥栗园发病较多,常与栗干枯病一起发生,主要危害板栗(锥栗)主干、枝的重要部位,是锥栗主要病害,严重威胁锥栗生产。近年来,笔者通过对该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摸索,获得了很好的防治经验。现以黄田镇为例,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栗疫病发病规律
  锥栗栗疫病多发生在树干的近地表和主枝基部及主侧枝上,部分小枝也有发生,病部多位于大龄枝干的向阳面或背上,而枝的背下和背阴面发病较轻。栗疫病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有降雨或灌水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随水流传播侵染。病菌由雨水、鸟和昆虫传播侵染,主要由各种伤口入侵。侵染的适温为18~27 ℃,每年的4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以春季最为严重。全年均可侵染,树势弱或管理粗放更易感病。
  2栗疫病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病部树皮龟裂,流出黑色汁液,具酒糟气味。用小刀轻刮掉病部树皮,下面树皮韧皮部松软,变褐,可见红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继续扩大,斑点连成块状后,病皮和下面浅层木质部变为黑褐色,病树皮失水凹陷、干硬、龟裂。栗疫病旧病斑附近树皮易被干枯病菌感染,成为复合侵染的病斑。病部以上枝条枯死。苗木和绿枝的病部呈黑褐色水渍状,枝叶迅速枯萎。5月病部表面布满黑色小粒点,以后病疤逐渐干缩凹陷,并密生瘤状物,后期病部略肿大成纺锤形,树皮开裂或脱落。树体受侵染时,树势衰弱,结果少,严重时导致枝干或植株死亡。
  3栗疫病发病影响因素
  栗疫病的发生是品种抗病性差、生产管理粗放、气候环境、密度过大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经过调查分析,栗疫病发病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园区管理粗放导致树势衰弱,调查表明树势强健的感染发病较轻,树势衰弱的感染发病严重。二是品种种植混乱易受病菌感染,不同品种,感染发病的抗性也不同。三是不良的小气候环境导致植株与病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在冬季气温偏低造成锥栗树体冻害,形成伤口,造成宿存弱寄生菌扩展,使疫病发生。四是种苗、接穗未经检疫使该病流行感染。五是锥栗种植密度过大、枝条过密、光照不足、湿度较高、栗树生长状况不良,土壤肥力低下,导致抗病能力差。六是病虫害严重发生,导致树体抗性降低[1]。
  4防治方法
  4.1选用抗病品种
  及时刨掉病死树,补种抗病品种,对抗病性差的品种进行改良。对幼树染病较轻的植株,剪除感病以下部位,连带健康枝梢一起带出果园集中烧毁,对发生严重的病株应连根挖除,将病株和所有枯枝落叶全部清出果园集中烧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