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多用穴播胡麻节本增效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关键词一膜多用;穴播胡麻;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一年覆膜多年利用的地膜穴播胡麻多茬栽培技术,是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为充分利用地膜覆盖先进技术,提高地膜利用率、节本增效而发明的一项节约地膜、减轻污染、减少耕作次数、提高抗旱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1]。因其符合少免耕节水节本增效低碳特点,已在苦水灌区得以广泛应用,并发挥了较好的效益。尤其是以头茬新膜玉米、二膜玉米、三膜胡麻为核心的轮作种植制度,已成为不保灌水川区独特的节水节本增效低碳少免耕轮作模式,穴播胡麻面积已占作物播种面积的40%以上,其种植方式有单作与套种葵花2种形式,以套种为主。套种胡麻产量1 984.5~2 139.0 kg/hm2、葵花1 939.5 kg/hm2,产值达2.4万元/hm2以上,在当地农业生产上发挥了较好的效益,已成为该地区的主导技术。但在生产中还存在着配套品种多乱杂、播种质量不高、管理粗放、肥料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残膜效应的发挥。为准确掌握穴播胡麻生产水平、抗旱节水增收的效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达到完善技术规程的目的,笔者于2008年开始,进行了以品种配套、适期早播、合理追肥、病虫防治为重点的一膜多用穴播胡麻栽培技术示范,通过调查测产考种,掌握了穴播胡麻的效应表现、播种特点、群体特征,完善了技术要点,现总结如下。
1一膜多用穴播胡麻的效应表现
调查测产考种分析表明,残膜穴播胡麻较露地单种胡麻节水增产增收效应明显,较露地条播可减少春播灌水1次,增产17.9%。其生物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等显著增加。
1.1生物性状
株高平均高51.8 cm,较对照增加0.20~2.52 cm;工艺长度平均长37.10 cm,较对照增加1.10~5.20 cm;株分茎数平均0.78个,较对照增加0.1~0.6个;主茎分枝数平均5.2枝,较对照增加0.8~1.0枝,主枝分枝长平均13.6 cm,较对照增加1.15~1.85 cm。
1.2经济性状
过层厚度平均8.6 cm,较对照增加1.10~1.24cm;株果数平均15.4个,较对照增加0.34~5.05个;主茎果数平均11.9个,较对照增加0.72~1.40个;果粒数平均5.6粒,较对照增加0.48~2.17粒;千粒重平均6.94 g,由于追肥跟不上,尤其是磷素严重缺乏,致使粒重大多较对照降低。
1.3产量因素
二膜穴播胡麻产量2 194.5 kg/hm2,较露地增产30.4%、三膜穴播胡麻产量1 984.5 kg/hm2,较露地增产17.9%。构成因素中,株数平均365.85万株/hm2,较对照增加70.50万~74.55万株/hm2;茎数平均549.9万个/hm2,较对照增加4.80万~74.55万个/hm2;单株生物量平均2.05 g,较对照增加0.34~1.32 g,单株粒重平均0.68 g,较对照增加0.08~0.18 g。
2一膜多用穴播胡麻的播种特点
2.1地膜胡麻改条播为穴播
胡麻传统播种方法是畜力开沟,人工撒籽播种或用木耧、播种机播种,呈条状分布,而地膜胡麻由于覆膜的限制,播种方法只能用穴播机或点播机播种,为穴状种植[3]。
2.2地膜胡麻要适当深播
露地种植胡麻为条播,种子分散,因种子小,顶土能力差,播种深度宜浅。地膜胡麻是穴播,种子集中,顶土能力相应提高,加上膜面开口多,地表层易干,适当加深播种,才能保证种子在出苗前始终处于湿土层中[4]。
2.3地膜胡麻要适期早播
露地胡麻传统的播种时间一般是4月上中旬,而地膜胡麻要提前到3月上、中旬。调查表明,3月上旬播种的产量较高,可达2 400 kg/hm2,3月中旬播种产量2 280 kg/hm2,3月下旬播种产量2 070 kg/hm2,4月上旬播种产量1 800 kg/hm2,4月中旬播种产量仅为1 350 kg/hm2。说明从3月上旬开始,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逐渐降低。因此,要充分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效应,抓住土壤解冻返潮期,适期早播[5]。
2.4地膜胡麻要适当稀播
露地胡麻传统的种植要求是密植,播种量一般在75~105 kg/hm2时方能达到丰产要求的茎数,而地膜穴播胡麻播量45~60 kg/hm2,即可满足茎数660万个/hm2以上的要求。
3一膜多用穴播胡麻群体特征
3.1穴播胡麻产量与单位面积茎数关系密切
茎数小于375万个/hm2时,产量为1 327.5 kg/hm2;茎数为525万个/hm2时,产量为1 395.5 kg/hm2;茎数为600万个/hm2时,产量为2 059.5 kg/hm2;茎数大于750万个/hm2时,产量为1 654.5 kg/hm2。说明产量与茎数的关系符合单峰抛物线形,对其进行回归分析,茎数为667.5万个/hm2时,其产量水平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