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桑蚕饲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廖荣成 时间:2015-01-02
  3上蔟技术
  1956年以前,农家养蚕多采用人工捉老蚕的方法,把熟蚕捉到油菜秸秆或竹丫、树枝上进行上蔟,蚕儿结出的茧柴印多、黄斑多,茧质差,同时费工。1956年以后逐步改用“草笼”上蔟。1976年以后改为自动上蔟。1988年推广塑料折蔟。1996年开始推广方格蔟。2004年以后,除“草笼”外,燕子河等老蚕区又大量使用塑料折蔟上蔟。而中部的槐树湾等乡镇,大量推广使用方格蔟具,2006年和2007年茧质大幅度提升,方格蔟茧已可全部缫制5A级以上生丝。在上蔟技术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蚕农上蔟规范,“草笼”使用居多。进入90年代后期,粗放式上蔟方法有所抬头,西片南溪、双河等地出现松枝、竹枝上蔟。由于收购方与蚕农利益冲突,更多蚕农上蔟后关闭门窗,造成空气湿度加大,蚕茧解舒差[3]。
  4采售茧
  迄今为止全县采茧基本上都是人工采茧。20世纪80年代以前,装茧售茧基本上都是农户自制的竹篮装茧出售。80年代以后,由于仿真塑料袋的出现,致使一些农户装茧售茧使用塑料袋,影响茧质。其中尤以西片居多,东片绝大部分蚕农仍使用竹篮装茧出售。
  5消毒防病
  分为蚕前消毒防病、蚕中消毒防病和回山消毒。采取的主要是预防为主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前,蚕病为害较少。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微粒子病泛滥,造成养蚕环境污染,全县大面积强化消毒防病,主要防治传染性蚕病。蚕前主要对蚕室内外和蚕具消毒,按扫、洗、刮、刷、消的步骤进行。消毒药品主要是使用氯制剂、生石灰以及毒消散进行熏烟。蚕期中主要是蚕体蚕座消毒,隔离和淘汰病蚕。8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了防病卫生养蚕制度。即饲养人员给桑前除沙后洗手,进入小蚕室要换鞋,未经消毒用具不进室,起蚕、老熟蚕进行蚕体消毒,病蚕投入消毒缸,除沙轻,地面净。尤其是对小蚕共育操作要求更严。更强调回山消毒,养蚕采茧结束后,对可再使用的蔟具集中用1%有效氯漂白粉水或1%~2%石灰浆消毒,蚕室内外和蚕具打扫清洗。
  6养蚕布局
  1954年以前,1年只养1季春蚕。1955年开始1年养2季蚕(春蚕和秋蚕),1957—1972年全年养3季蚕(春、夏和秋蚕),夏秋蚕饲养量占春蚕的44%左右。1973—1983年,全年3季5次养蚕(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夏秋蚕饲养量占春蚕45%左右。1984年养蚕布局作了调整,改1年5次养蚕为1年3次养蚕,夏秋蚕采用多丝量的春用品种,夏秋蚕饲养量为春蚕的140%左右,实行春种秋养[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各乡栽桑养蚕,大都为1年养3季蚕(春蚕、夏蚕、中秋蚕),其中燕子河、果子园、斑竹园等地增养晚秋蚕,1年养4季蚕。90年代中后期以来,蚕茧产区逐步集中到12个重点乡镇,一般均为1年养3季蚕,而燕子河、长岭、白塔畈等极少数乡镇增养晚秋蚕,1年养4季(春蚕、夏蚕、中秋蚕和晚秋蚕)。
  7参考文献
  [1] 郭辉,汪洪.新形势下的金寨桑蚕茧丝绸产业[J].中国蚕业,2006(1):53-55.
  [2] 杨兴华.金寨县蚕桑生产的特色和发展思路[J].安徽蚕业,1997(2):6-9.
  [3] 张丘陵.南川区蚕桑生产科学发展的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0(2):39-40.
  [4] 肖建京,管圣浩,徐志卫,等.构筑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推进淳安蚕桑产业新发展[J].江苏蚕业,2010,3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