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作者:周君花 喻耀民 张华凤
摘要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总结了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油菜菌核病又称菌核软腐病,俗称白杆、空杆、麻杆、烂杆、霉蔸等,是由油菜菌核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1-2]。
1发病症状
该病在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3]。苗期发病,基叶与叶柄出现红褐色斑点,后扩大转为白色,组织被腐蚀,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成株期叶片发病时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部灰褐色或黄褐色,中层暗青色,外缘具黄晕,在潮湿情况下迅速扩展,全叶腐烂;结实期发病最重。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茎部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轮纹状的长条斑,边缘褐色,湿度大时表生棉絮状白色菌丝,偶见黑色菌核,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表皮开裂后,露出麻丝状纤维,茎易折断,病部以上茎枝萎蔫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上有时轮纹明显,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病叶易穿孔。花瓣染病初呈水浸状,渐变为苍白色,后腐烂。角果染病初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变灰白色,种子瘪瘦,无光泽。重病者全株枯死,轻病者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种子不饱满,降低产量和含油率。油菜旺长倒伏时,病害加严重。
2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
油菜菌核病病菌以鼠屎状的菌核混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和病株残体中越夏、越冬。当年10—12月,土壤湿度较大时,少数菌核可以直接萌发,生出菌丝侵染油菜幼苗,并以菌丝在幼苗内越冬;翌年2—4月,当春季旬平均气温超过5 ℃以后,随着气温回升和雨水增多,土壤中的菌核在土壤湿润条件下陆续萌发。当旬平均气温达到8~14 ℃时,土壤中的菌核大量形成子囊盘。子囊盘释放出大量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远的可达数里。子囊孢子在植株表面萌发产生菌丝可直接从表皮细胞间隙、花瓣侵入,或通过伤口、自然孔口侵入。田间传播过程主要靠子囊孢子大量侵染花瓣,感病花瓣大量脱落到叶片上引起叶片发病;叶片病斑扩展蔓延至茎上或病叶腐烂后贴附茎上,从而引起茎杆发病。另外,已发病的茎杆、枝叶与无病的茎杆、枝叶接触也可以引起病害的再侵染。
3发病条件
菌丝生长发育和菌核形成适温为0~30 ℃,最适温度20 ℃,最适相对湿度85%以上[4]。菌核可不休眠,5~20 ℃及较高的土壤湿度即可萌发,其中以15 ℃最适。在潮湿土壤中菌核能存活1 年,干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子囊孢子在0~35 ℃均可萌发,但以5~10 ℃为适,萌发经48 h完成。生产上在菌核数量大时,病害发生流行取决于油菜开花期的降雨量,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程度除了与菌源基数、品种抗病有关外,还与油菜的长势和田间管理密切相关。早春油菜遭受冻害和渍害、油菜田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长势差的油菜,以及氮肥过量、长势过旺的油菜田,田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大的油菜田发病相对较重。然而,引起油菜菌核病大面积流行则主要是油菜花期的气候条件,如果花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可使得油菜菌核病重发。在油菜开花期,当旬降雨量超过50 mm时,发病重;小于30 mm则发病轻;低于10 mm难于发病。此外,连作地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播种过密、偏施过施氮肥的地块易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湿气滞留、植株倒伏、早春寒流侵袭频繁或遭受冻害的地块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