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贺春荣 尹洪根 时间:2015-01-02
  摘要阐述了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情况,介绍了生物防治技术在蔬菜病虫害中的应用情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生物防治蔬菜病虫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情况;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注意问题
  
  近年来,随着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蔬菜种类、生产管理条件不断变化,导致蔬菜病虫害种类增多,蔬菜的损失程度逐年提高。国家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病虫害导致的损失已经占到损失量的18%,给人类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来自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 000万hm2,全国大棚蔬菜和设施园艺超过134万hm2,由于蔬菜温室栽培技术发展很快,重茬、连作问题多,为病虫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
  1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蔬菜病虫害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病害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害,有几百种之多,这类病害主要特点是传播迅速,面积大,难以防治,毁坏严重,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病毒病等,引起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真菌感染所致,西红柿、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容易得这种病[2]。而蔬菜的虫害主要有烟粉虱、各种蚜虫、菜青虫、地老虎、蛴螬、蝼蛄、棉铃虫、白粉虱等各种害虫已达300余种之多,特别是近几年来,温室大棚发展迅速,给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提供了“温床”,温室白虱1年可以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严重,这种害虫寄主的蔬菜范围很广,最喜欢的寄主是黄瓜和西红柿。
  当前常发的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炭疽病、疫病、枯萎病等,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美洲斑潜蝇等。它们的为害有以下特点:病毒病、美洲斑潜蝇、夜蛾科害虫、土传害虫、细菌性和生理性害虫等新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且难以防治;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及小菜蛾、螨类等长年为害的老病虫发生面积大,抗性强;保护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为高湿、低温病害和小虫类虫害越冬提供了条件,使其发展快。
  造成蔬菜病虫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生产迅速发展,导致白粉虱等适宜害虫在温室中危害日趋猖獗;二是气候变暖,使原来许多越冬性害虫,一年四季不断生长繁殖,世代增多,危害较大;三是对害虫的防治办法单一,防不胜防,主要靠农药除害,但是一些害虫的抗性增强,繁殖力提高,农药防治效果在减弱;四是蔬菜分散经营,不便于统一管理和用药,导致害虫异地生存现象严重,繁殖能力增强。
  2蔬菜病虫害防治情况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分析,近几年来蔬菜病虫害防治面积逐年递增,虫害的防治面积和挽回损失均大于病害,这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说明病害是蔬菜病虫防治工作方面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需要加强对病害防治的重视。
  当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病虫害抗性问题突出。据统计,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高达10 000倍,对氰戊菊酯和马拉硫磷的抗性达3 000倍,对氯氰菊酯的抗性也接近1 000倍,菜蚜对抗蚜威的抗性高达6 000倍,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超过500倍,对溴氰菊酯和马拉硫磷的抗性达400倍,对乐果、乙酰甲胺磷和敌敌畏的抗性达500倍,对氧化乐果的抗性达20倍。二是菜田滥用化学农药严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菜田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每个生长季节平均用药超过20次,其中杀虫剂比重超过50%。三是菜农素质和自我决策能力亟待提高,迫切需要开展培训工作[3]。
  3生物防治技术在蔬菜病虫害中的应用
  据有关报道,经过50多年的开发应用,我国的蔬菜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已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如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承担的“蔬菜主要的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应用”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项技术实现了甘蓝夜蛾赤眼蜂、丽蚜小蜂和食蚜瘿蚊等3种天敌的工厂化生产,年产能力达15亿头,形成了适合自身生产条件的质量控制技术以及生产中所需中间寄主的繁殖保存技术,研究提出了3种天敌释放应用技术体系,可在害虫综合防治、恢复生态平衡、无公害蔬菜生产等生产领域广泛应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