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3.1农业防治
调查发现,病区种子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病区种子,因此把好种子关至关重要。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育种部门,查明该病在国内外的主要发生流行区域,并及时对开封市的主要西瓜种植区域进行宣传指导,帮助瓜农科学选择瓜种,最大限度地减少初侵染来源。由于开封市的大部分种植区均为常年西瓜种植区域,重茬现象严重,为减少田间病菌含量,建议营养钵土采用田间新土育苗,避免使用鱼塘土、河泥土等群众认为比较肥沃的土壤,减少不明生物和病原菌的侵染危害。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苗基肥,营养钵一次浇透水,嫁接前浇足底水,尽量不用苗顶喷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同时将病苗周围的苗全部弃用,集中进行处理。加强苗床管理,主要是放风排湿处理和保温措施,调查中发现,同一个育苗棚中以棚中间瓜苗生长良好且发病较轻,而四周边缘的瓜苗发病较重。因此,一般苗棚温度保持在白天26~30 ℃,夜间13~15 ℃为宜,适时加减草毡,当覆膜出现凝露时及时在晴天的中午进行通风排湿等管理措施,促进瓜苗的健壮生长[4]。对表皮发病较轻且已接近成熟的西瓜,及时采收,以减少损失。
3.2药剂防治
由于近年来调种的频繁,生产中很难区分安全与非安全种子。对此,采取在主要西瓜种植区域及优质种植基地推广应用60~80倍过氧乙酸中浸种30 min后立即晒干再进行药剂拌种的方法,阻断初侵染源。种子进行药剂包衣处理的方法是:采用25 g/L咯菌腈+37.5 g/L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0 mL对水30 g拌种15~20 kg。经过浸种和拌种处理后的育苗棚病害明显减轻,且苗齐、苗壮。已经发生病害的苗床或者没有发病的育苗棚,接穗时可用20%噻菌酮700~8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人员、操作工具也要全部消毒,避免病害传播。为防止群众喷20%噻菌酮由于浓度过量而影响西瓜苗的生长,在没有技术人员指导下建议采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4 000倍液喷雾消毒效果最好。掌握在连续阴雨天气后,或在发病初期用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噻菌酮600倍液均匀喷雾。喷对好的药液900 L/hm2,隔10 d左右喷1次,防治2~3次。采收前7 d停止用药。
4参考文献
[1] 侯建雄.浅谈西瓜细菌性果腐病及其检疫[J].植物检疫,1995,9(4):226-227.
[2] 张普选.西瓜细菌性果腐病[J].北方园艺,1994(5):48.
[3] 周广熊.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蔬菜,2006(1):56.
[4] 赵秋菊,寇明明,罗伏青,等.种子处理对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种子带菌的影响[J].中国种业,2008(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