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板栗疫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广波 陈丽文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信阳板栗疫病的发生特点,从农业防治、药剂治理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信阳板栗疫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信阳板栗;疫病;发生特点;综合防治
  
  板栗是河南省信阳市的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栽培面积8.7万hm2,产量占全国板栗总产量的16.3%,主栽板栗品种为豫罗红(约占信阳市板栗总面积62%)、信阳大板栗(约占总面积11%),均成熟早、果品不耐贮、大小年严重、抗虫差。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加上对栗园管理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增多,栗树衰弱,在嫁接部位发生蛀干害虫,同时板栗疫病大面积发生。板栗疫病又称板栗干枯病、溃疡病,板栗疫病作为一种世界检疫性病害,没有一种见效快、防治彻底的好方法[1]。笔者经过5年以上的实地观察及和相关人员交流,发现在山地栽植的板栗以综合防治方法为好。从2005年至今,笔者采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板栗疫病效果良好,疫病基本得到了控制,板栗总产量逐年上升。现将信阳板栗疫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板栗种植者参考。
  1发生特点
  板栗疫病病原为板栗疫菌,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间座壳科,内座壳属。该病菌为兼性寄生菌,以菌丝层、子囊壳及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中越冬,分生孢子均进行侵染,每年12月,子囊孢子陆续成熟,借人为、昆虫、鸟类、风或雨等媒介向外传播,入侵新的寄主伤口。翌年3月下旬至4月,气温达4~5 ℃以上时,病菌开始生长,寄主开始缓慢发病。当气温上升到20~30 ℃时,病斑扩展加快,病势加重。当气温下降到10 ℃以下时,病斑发展缓慢,最后停止,进入越冬期。
  苗木、结果树都可受到该病侵染,轻的导致栗林成活率下降、结果量降低,重的则使造林失败或整片栗林绝收。板栗疫病危害主干及树枝的树皮,引起烂皮或溃疡,造成枝条甚至全株枯死[2]。病菌只能由各种伤口(鸟兽及昆虫伤、机械伤、嫁接口、日灼、冻伤等)侵入。栗疫病菌为弱寄生菌,它的发生与影响树势的各种条件密切相关[3]。阴坡、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及经营管理强度高、栗树生长旺盛、抗病能力强则发病少,反之发病率就高。遭受冻害的树易受病菌感染。由于害虫为害造成伤口,而且降低树势,促使板栗疫病严重发生,成年树较幼树发病率高。幼树或枝条嫁接的接口周围易发生疫情,致使嫁接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