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山区玉米双行聚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4培育壮苗
  一般以5~10 cm土温稳定通过10 ℃时为玉米的播种适期,毕节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前应先对种子进行精选,用一开一凉的温水浸种10 h左右后,捞起置于25 ℃处进行催芽,待种子露出白嘴时,将白嘴朝下播在播种孔里,每个营养坨播1粒种子,要求深浅一致。播完后,先撒细水,使营养坨表面湿润和播种孔内略有水渍,待收水后,表面撒盖3~4 mm厚的细肥土。并在苗床四周开一浅沟,再用2 m长的竹块每间隔80 cm搭1条拱架,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细土压边,实行全封闭。播种后5~7 d出苗,每3 d检查1次,如苗床表土发白,则揭膜浇水,浇后盖严;苗床内气温超过30 ℃时,揭开两端通风,1叶1心时,浇清粪水2次。2叶时开始炼苗,第1天揭膜1/3,第2天揭开2/3,第3天全部揭开。移栽的前一天下午浇足清粪水,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5适期移植
  在幼苗生长到2叶1心时移栽最好,一般在清明(4月5日)前后10 d移栽。移栽密度应根据地块肥力确定,中下等肥力地1.7 m开厢,株行距(17~20) cm×40 cm,栽植58 815~69 195株/hm2;中上等肥力地2 m开厢,株行距(17~20)cm×50 cm,栽49 995~58 815株/hm2。移栽时要严格掌握种植规格,每窝移栽1株玉米壮苗。先将苗床里的玉米苗按大小、强弱分类,选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的苗集中移植,按规定的株行距定向摆放到移栽沟里,第2片叶垂直指向大行,以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优势;将农家肥、化肥施在2株玉米苗之间,用清粪水浇施在营养坨上帮助定根提苗,然后再覆土掩盖,使厢面略呈“瓦背”形,适合盖地膜的地块一定要当天覆盖地膜,防止水分散失[3]。
  6科学施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足底肥,按沟宽40~50 cm、深7~10 cm的规格,在预留栽玉米的空行中间开沟。在玉米带上原种有绿肥的,将绿肥聚集到40~50 cm宽的玉米播幅内,施肥时,尽量接近施肥沟或绿肥垄边沿施放。施肥量施用绿肥或农家肥22.5~30.0 t/hm2、尿素225~300 kg/hm2、玉米专用肥450~600 kg/hm2作底肥。合理追肥,玉米苗移栽1周后,结合施肥进行第1次中耕松土,用清粪水7 500 kg/hm2以上加尿素75 kg/hm2,或用尿素150~225 kg/hm2追施提苗肥,并注意偏施弱株。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尿素525~600 kg/hm2追施攻穗肥。其追肥方法是在2株玉米相距中心处打孔追施,施后及时用细土覆盖洞孔,肥料离玉米茎秆基部8~10 cm。
  7田间管理
  于5~6叶时除草追肥1次,8~9叶时进行第2次除草培土。综合防治病虫害,在播种时用种子重量0.5%粉锈灵或甲基托布津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4];用50%退菌特或稻瘟净乳剂7.5 kg/hm2对水1 125 kg于发病初期喷雾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用敌百虫、杀虫双或中西杀灭菊酯等拌成毒砂菜、毒砂粒或对水喷雾分别防治小地老虎、玉米螟或粘虫。
  8适时收获
  玉米在完熟后期(苞叶变黄以后10 d左右,籽粒变硬呈现品种固有形状和色泽),选择晴天分品种收获,晒干(含水量≤14%)扬净后分等级进仓储藏,做好除虫灭鼠工作,确保贮藏安全。
  9参考文献
  [1] 尤银龙,杜振奎,张文华.玉米农大108高产栽培的几点技术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04(2):53-54.
  [2] 梁晓玲,雷志刚,阿布来提,等.优质青贮玉米新青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4(1):47-49.
  [3] 张桂芝.玉米高产主要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2004(3):17-18.
  [4]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等.渝糯7号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科技,2004(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