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薯9号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一般早薯于5月、晚薯于大暑前种植。采用15~20 cm壮苗,插入土中3~4个节,与地面呈一斜角,苗尖露出地面1~2节。泉薯9号结薯个数较多,但成薯数及薯块大小受栽培条件及措施影响较大,作鲜薯食用可适当密植以提高商品卖相,作淀粉加工用可适当稀植以提高大薯率,一般植4.5万~6.0万株/hm2 [2-3]。
2.3 肥水管理
早施点头肥有利于茎叶早生快发,一般于插后5~7 d施尿素75 kg/hm2;结合中耕除草重施夹边肥,有利于中后期茎叶生长良好、不早衰和保持较大的绿叶面积,一般于插后15~20 d施尿素150 kg/hm2、三元复合肥(15-15-15)300~450 kg/hm2。干旱及时浇水。
2.4 病虫害防治
福建省甘薯主要病害有甘薯蔓病、薯瘟病及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甘薯小象虫、斜纹夜蛾、红蜘蛛、白粉虱等。据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结果[4],泉薯9号抗蔓割病、抗薯瘟Ⅱ型菌系,中感薯瘟Ⅰ型菌系,大田表现为中抗薯瘟病,因此一般不会严重发生这2种病害。病毒病以防为主,通过选留无病种薯、及时清除发病植株、防治传毒害虫(如白粉虱)等措施,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斜纹夜蛾、红蜘蛛和白粉虱等害虫的防治,要点在于早(虫口基数较少时)和连续防治。甘薯小象甲的防治以防为主,水旱轮作为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收获时彻底清园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一旦发生可采取诱杀成虫、防止土壤龟裂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减少其危害。泉薯9号结薯较浅,较易受甘薯小象甲危害,尤其在闽南旱地栽培应注意该虫的防治。
2.5 适时收获
泉薯9号结薯较早,而生长后期仍有较高的薯块增产率,故宜适当早种以延长生长期,全生长期宜掌握在145~160 d。选择晴天或阴天收获,从收获至贮藏都应做到细收、收净、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以防薯块破伤。
3 参考文献
[1] 熊飞.山区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09(9):15.
[2] 孟令文,安颖蔚,付雪娇,等.甘薯新品种辽薯2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9(4):253-254.
[3] 马建华.甘薯的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14):7.
[4] 余成章,傅文泽,何文中,等.优质多抗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泉薯9号选育研究[J].侨乡现代农业,2009(3):24-27.
下一篇:富硒黑花生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