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景南乡毛竹遭受持续雨雪冰冻灾害的调查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1)雨雪大冰冻时间长。2008年1—2月低温天气雨雪较大,冰冻持续时间长,雨雪接触竹叶即成冰,平时毛竹没有经过钩梢,竹子承受不住重压而造成翻蔸、爆裂、折腰等灾害。
(2)立竹结构不合理。景南乡毛竹经营水平还不到位,立竹结构中一、二度竹的比例过大,竹子木质化程度较低,一遇冰雪自然灾害,容易造成竹子与竹子之间相互挤压而导致翻蔸、爆裂、折腰等现象。
5受灾特点
(1)毛竹受灾面广。全乡有89.9%的竹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中等程度比例大,有67.1%受灾。
(2)立地条件不同,受灾程度也不同。海拔高度从200~1 000 m的跨度均有损失,但在500~800 m之间最为严重。阴坡比阳坡的竹林受害程度严重,山体坡度陡的比平缓的竹林受害程度严重。
(3)经营程度不同,受灾程度也不同。2008年该乡毛竹正逢春笋大年,竹叶浓密,负荷更大,容易受压;深翻施肥的竹林比没有深翻施肥的竹林受害严重,纯林经营的竹林比竹木混交的竹林受害严重。
(4)嫩竹与老竹情况。在同一林分中,嫩竹比老竹的受害严重。
6恢复重建存在的问题
雨雪冰冻灾害后,给竹林清理、恢复重建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要恢复竹林生产生态系统,需要经过3~5年时间的培育。原有竹林基础设施薄弱,给竹林清理、培育带来很大不便。竹林清理工作量大,需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大量的破竹、废竹难销售、难利用,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
7恢复重建建议
(1)科学清理。由于当年正值毛竹出笋季节,对受损的竹子应根据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清理[2]。
(2)做好恢复重建规划。根据不同受灾程度,进行竹林恢复重建规划,重点是做好春季留笋养竹,逐步恢复立竹结构,增施肥料,促进新竹和新鞭的生长[3]。
(3)科学经营竹林。提倡毛竹钩梢,竹林中混栽一定比例的树木,以减轻病虫害、雪压、风刮等危害。平缓竹林垦复深度要达到30 cm以上,避免浅翻造成竹鞭跳鞭等现象,坡度较陡的竹林采用带状垦复,采取环保措施。施用笋竹专用肥或N、P、K混合肥,建立合理的立竹结构,使一、二、三度竹比例合理[4]。
(4)加大扶持。建议县、乡2级政府要对景南乡竹农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竹农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点对竹林清理、垦复、施肥等给予经济扶持,通过规划,修建竹林道路,改善生产条件,降低毛竹清理和培育成本,增加竹农经济收入。
8参考文献
[1] 陈花.毛竹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10(1):42-44.
[2] 雷小平,张兆勤,李苏春.龙泉市毛竹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3):231.
[3] 邓江权.毛竹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湖北林业科技,2008(4):69-70.
[4] 汪煌炳.毛竹栽培技术试验[J].世界竹藤通讯,2007,5(5):33-36.
上一篇:农药污染防治探讨
下一篇:关于节水型园林规划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