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地区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梅州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梅州地区
马铃薯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冬种作物,容易栽培,生育期短,产量高。广东梅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气候温暖,霜期短,适于马铃薯生长,可充分利用晚季和早季水稻之间的空闲田种植马铃薯,鲜薯于2—4月上市,此时正是我国北方马铃薯生产区鲜薯上市的空档期。广东是北半球马铃薯鲜薯上市最早的地方,同时也是我国马铃薯开拓东南亚各国市场的前沿生产基地,加之广东毗邻港澳,出口十分方便。因此,广东梅州地区具有时间、空间及地理位置等优势,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产量33 t/hm2,纯收入22 500元/hm2左右,是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广东梅州地区冬种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整地
1.1整地作畦
冬种马铃薯应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暴雨排得干、干旱灌溉有保证的微酸性砂壤土田块,前作最好为水稻田,不宜选种植过茄科作物、烟草和花生的田块,这是争取高产优质的基础[1]。整地要深耕细耙,保证松土层达20 cm,土块细碎。起垄作畦,畦宽1.2 cm(包沟),垄面宽70~75 cm,沟宽35~40 cm,垄高23~25 cm。垄面沟底要平直,田块四周开挖环田沟和十字沟。
1.2施足基肥
施足基肥是稳产高产的基础,既利于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又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与无机肥相结合,施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2/3左右。一般施腐熟有机土杂肥15.0~22.5 t/hm2(或生物鸡粪有机肥5 250~7 500 kg/hm2)、过磷酸钙600 kg/hm2、优质复合肥300~450 kg/hm2,加少量硼砂、硫酸镁和硫酸锌,耙地后起畦时集中沟施于畦中央。先起畦后施基肥的,可在畦中央开一条深15 cm、宽10 cm的沟,施肥后盖土。施基肥的同时,施地虫克30包/hm2,预防地下害虫。
2选用优质脱毒一级种薯,适时播种
2.1种薯消毒、切块
2.1.1种薯分散贮藏。种薯购回后要立即置于室内干燥、阴凉通风处均匀摊开,分散贮藏,并严格挑除病烂薯。
2.1.2催芽前整薯消毒切块。为了保证种薯的含水量及生活力,合理利用种薯,在催芽前1 d进行整薯消毒和切块。将种薯置于雷多米尔800倍液(或烯酰吗啉2 000倍液)+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中浸泡15 min,捞起晾干后进行切块。马铃薯的顶端芽眼首先发芽,并有抑制中、下部芽眼萌发的作用,如果顶端幼芽遭受损伤或被切除,则其他芽眼会迅速萌发。种薯切块的具体方法如下:①125 g以上的大薯,从中部横切1刀,然后将顶端部分纵切成2~4块,每个切块含芽眼1~2个且连结顶端部位,脐部则切成2~3块。②100 g左右的中薯,纵向和横向各切1刀,分成4块。③50 g左右的小薯,纵切1刀,分成2块。④50 g以下小薯,为了保证其顺利出芽,从薯块顶部纵切1刀但不切断。一般1 kg种薯切成40块左右,每块重约25 g。切块时,注意将顶部薯块和基部薯块分开堆放,以利催芽。此外,在切块时还应注意用75%酒精消毒刀口[2]。
2.1.3薯块消毒包衣。种薯切块后,用多菌灵、金雷多米尔和熟石膏粉按1∶1∶50的比例混合后拌种消毒,以形成保护膜,防止伤口感染。一般1.5~2.0 kg熟石膏粉可拌薯块100 kg。
2.1.4催芽。对未发芽的种薯切块,要用赤霉素处理并结合沙藏法进行催芽。将2 mg粉状赤霉素溶于10 mL酒精中,然后对水25 kg(或把市面上销售的含1 kg赤霉素的液体溶液分成500份,每份对水25 kg),均匀喷洒薯块。晾干后进行切块消毒包衣,然后用沙藏法催芽。沙藏法催芽的条件是黑暗、湿润、通气。
2.2适时播种
应根据品种特性、熟期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早熟品种可迟播,迟熟品种可早播,广东梅州地区冬种马铃薯适宜播种期为晚稻收割后,即10月底至11月上旬[3]。种植田块于播种前3 d灌跑马水,然后排干,并保持湿润状态下播种。种植密度以6.75万~7.20万株/hm2为宜,品字形双行种植,行距25~30 cm,株距20~21 cm,深度5~6 cm。播种时,选择芽长相近的播在同一畦,以便于齐苗管理。摆放薯块时,芽眼朝畦中心,切块伤口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薯块不能直接与肥料接触,否则容易引起母薯块的腐烂和病害的发生。薯块摆放好后,用60%高巧悬浮种衣剂450 mL/hm2或70%艾美乐450 g/hm2加农用链霉素300 mL/hm2对水225 kg/hm2均匀喷洒薯块及垄沟,而后覆土5~6 cm。播种后,垄面用稻草覆盖,需盖稻草3 000~3 750 kg/hm2。稻草与垄面走向平行,头尾相连,两端结合部位用土块压住。
3田间管理
3.1追肥
追肥施用量以田间营养诊断为基础,结合基肥用量、土质、天气来决定。追肥要早,在出苗率达60%时开始追施第1次肥,之后每隔10 d施1次,直至茎叶封行为止,共追施3~4次。第1次追施复合肥195 kg/hm2、尿素37.5 kg/hm2,对水37.5 t/hm2,第2次追施复合肥195 kg/hm2、硫酸钾37.5 kg/hm2,对水37.5 t/hm2,第3、4次追施复合肥120 kg/hm2+硫酸钾75 kg/hm2,对水30 t/ hm2。每次追肥均采用淋施的方法,将肥料淋于畦中央。此外,在第3次追肥时,加入地虫克30包/hm2一起淋施[4]。如遇人力不足等原因,亦可结合灌水、培土,采用撒施干肥的方法追肥。第1次于出苗70%时施尿素75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第2次结合第1次大培土施复合肥4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