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花生常见根茎部病害发生与防治
作者:臧秀旺 张新友 汤丰收 董文召 张忠信 徐静 韩锁义
摘要总结了河南花生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白绢病等根茎部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表现、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花生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根茎部病害;发生;防治措施;河南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区,年种植面积约占我国花生种植面积的1/5,居全国第1位。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轮作倒茬更加困难,病害逐渐加重,特别是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白绢病等根茎部病害时常发生,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给产区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为了夺取花生高产,提高花生生产水平,加强根茎部病害防治十分必要。
1花生茎腐病和根腐病
花生茎腐病、根腐病是花生的常见病害,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可达60%~70%,常造成整株枯死,对花生生产威胁很大。由于连作重茬,近年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1.1发病时期
茎腐病、根腐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但以苗期发病最重,其次为结荚期。
1.2症状表现
1.2.1花生茎腐病。茎腐病病菌常从花生幼根或子叶侵入植株,受害子叶呈黑褐色,病菌沿子叶柄侵入植株根茎,常在根茎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病斑向纵横方向发展,引起茎基部组织腐烂,最后导致地上部萎蔫枯死[2]。潮湿时病部密生小黑点,表皮易剥落。成株期发病,先在主茎和侧枝基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扩展后使茎基部变黑枯死,病部密生小黑点,病部表皮易脱落,纤维组织外露。苗期发病后4~5 d全株枯死,成株发病后10~40 d全株枯死。
1.2.2花生根腐病。根腐病病菌则由花生植株根部伤口或表皮侵入,花生播种后出苗前感病,可引起烂种、烂芽;苗期受害则使主根变成褐色、腐烂,植株矮小枯萎;成株期受害引起根腐烂、茎基部组织腐烂和荚果腐烂,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最终导致全株枯萎。由于该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能使病株根部变褐腐烂,主根皱缩干腐,形似老鼠尾状,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
1.3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花生茎腐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类,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在种子或病残株上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来源。另外,牲畜食用病株和带病果壳粉碎的饲料后排出的粪便及混有病株残体的土杂肥也是重要的菌源。病菌在田间主要靠雨水、风、农具等传播。一般在苗期雨水多、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较重。尤其是大雨之后骤晴,气温回升快时发病较重。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此病的发生,当5 cm地温稳定在23~25 ℃,空气湿度在60%~70%以上的,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花生根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属侵染所引起的。病菌习惯居住于土壤中,在土壤中能存活数年,属维管束寄生菌,可堵塞导管和分泌毒素而使植株枯萎。病菌主要随带病植株的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成为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的荚果、种仁及混有带病植株残体的土杂肥也可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流水、施肥或农事操作而传播。初侵接种体主要是厚垣孢子,再侵接种体为大、小分生孢子,能从寄主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通常连作、地势低洼、土层浅薄的地块发病较重;持续低温阴雨、大雨后骤晴、少雨干旱等不良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1.4防治措施
1.4.1选用无病种子。选择无病的花生田块留种,收获后及时晒干,贮藏期要防止种子受潮发霉;播前进行选种、晒种,剔除变质、发霉、损伤的种子。
1.4.2农业防治。收获后及时清理花生残枝落叶,深翻改土。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发病田可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轮作,轻病田轮作1~2年,重病田轮作2~3年。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在发病株穴中撒施石灰消毒,减少侵染源,避免对附近无病植株的传染。
1.4.3药剂防治。①拌种。用多菌灵拌种对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方法一是先将种子用清水湿润,然后每10 kg花生种子加入30 g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匀后即可播种;方法二是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 g对水1.5~2.0 kg,拌花生种子15~20 kg ,要注意随拌随种。②浸种。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g,对水5~6 kg,搅匀后倒入10 kg种子,浸24 h,中间翻动2~3次,待种子将药水基本吸干后即可播种。③种子包衣。每60~70 kg花生种子用1 kg 25%毒·多·福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晾干后进行播种,不但能有效防治花生苗期的茎腐病、根腐病,而且对越冬地下害虫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在播种前没有进行种子处理的花生田,在苗期喷药补救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方法是用40%多菌灵胶悬剂1 500 g/hm2,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 kg/hm2,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500 g/hm2,对水1 200~1 500 kg/hm2,于苗齐后和开花前对根部喷洒2次。
2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是我国长江以南各花生产区的主要病害,危害很大。近年来在河南南部花生产区危害也较重。发病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甚至整片枯死,减产严重。
2.1发病时期
花生青枯病在整个花生生育期均可发生,花期为发病高峰。
2.2症状表现
花生青枯病病株最早表现为萎蔫,早晨叶片展开时间晚,午后合叶时间早。通常是顶梢第1、2片叶首先表现症状,1~2 d后全株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叶色暗淡,呈绿色,所以称为“青枯”。病株主根尖端呈褐色湿腐状,根瘤呈墨绿色。纵切根茎部,初期导管变浅褐色,后期变黑褐色,在湿润情况下用手挤压根茎部切口,病部会流出白色混浊细菌黏液[3]。病株上的果柄、荚果呈黑褐色湿腐状。发病后10~15 d,植株枯死。
2.3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花生青枯病的病原菌属真菌类,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源。花生播种后,病原菌在土壤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通过花生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根部腐烂后,病原菌散布于土壤中,在土壤中越冬或借助流水、农具等传播,再次侵染附近的植株,成为再次侵染源。青枯病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3~5年,并仍具有致病力。当旬平均气温稳定在20 ℃以上时,只要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就可发病。5 cm地温在25~30 ℃,相对湿度在60%~70%,旬降水量在100 mm以上时,适宜该病发生。因此,高温、高湿是病害暴发的主导因素。干旱后多雨、时晴时雨、雨后骤晴易流行。粗砂质土壤和连作田发病重,黏质土和水旱轮作田发病轻。
2.4防治措施
2.4.1合理轮作。与水田轮作1年就有很好的防病效果;旱地可与禾谷类等非寄主作物轮作,轻病田轮作1~3年,重病田轮作5~6年。
2.4.2种植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差异很大,种植抗病品种能有效控制青枯病的发生,是目前防治青枯病最有效的措施。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有豫花14号、远杂9102、远杂9307等。
2.4.3加强栽培管理。青枯病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收获后清除田间带病的病株残体,并将其烧毁或施入水田作基肥,不要将混有带病植株残体的堆肥直接施入花生田或轮作田,要经高温发酵后再施用。发病田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也可施用石灰450~750 kg/hm2,使土壤呈微碱性,以抑制病菌生长,减少发病源,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