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花生常见根茎部病害发生与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萍 时间:2015-01-02

  2.4.4药剂防治。目前尚未发现特别有效的药剂。发病初期可喷施0.01%~0.05%农用链霉素,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3~4次,可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
  3花生白绢病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各花生产区,一般为零星发生,严重的发病率可达30%以上。近年来该病在河南省时有发生,常造成连片死亡,减产严重。
  3.1发病时期
  花生白绢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通常在花生下针和荚果形成期开始发病,7—8月气温上升至30 ℃左右时为发病盛期,9月末停止发病。
  3.2症状表现
  病菌主要侵染近地面的茎基部。病部初期茎基部变褐软腐,可见波纹状病斑。病斑表面长出一层白色丝绢状菌丝体,在合适条件下菌丝蔓延至植株中下部茎杆,在分枝间、植株间传播。受害植株茎基部腐烂,皮层脱落,叶片变黄,边缘焦枯,最后枯萎而死。受害果柄和荚果长出很多白色菌丝,呈湿腐状腐烂。土壤潮湿荫蔽时,病株周围土表和植物残体上布满白色菌丝体,在菌丝体中形成很多直径0.5~2.0 mm的球状菌核;菌核初为白色,以后变深褐色,表面光滑、坚硬[3]。
  3.3浸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花生白绢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小菌核属。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及病残株上越冬。菌核多集中在5 cm左右表土层中,近表土菌核可以存活多年,但在土壤深处菌核存活不超过1年。当花生封垄后,潮湿荫蔽的小气候有利于菌核萌发长出菌丝,病菌利用地表植物残株和有机质作为营养及传播桥梁,侵染花生植株[4]。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发病重,地势较高的坡地和排水良好的地块发病轻。连作田发病重,轮作田发病轻。珍珠豆型小花生发病重,大花生发病轻。有机质丰富、落叶多、植株旺长倒伏田块最易发病。
  3.4防治措施
  3.4.1合理轮作。轻病田与禾本科作物轮作1年;重病田轮作2~3年。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水旱轮作[5-6]。
  3.4.2清除病源,深翻晒土。花生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并尽早深翻土壤,以减少田间越冬菌源,降低次年的发病率。
  3.4.3药剂防治。方法一是先将种子用清水湿润,然后每10 kg花生种子加入30 g 45%五氯硝基苯粉剂,或50%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匀后即可播种;方法二是在花生下针期用45%五氯硝基苯粉剂或50%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1 200~1 500 kg/hm2,喷淋根部,7~10 d喷1次,连喷2~3次。
  4参考文献
  [1] 何九锋.豫东地区花生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82-183.
  [2] 余明慧,祁玉良,梅军辉,等.花生茎腐病和青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J].河南农业,2005(12):28.
  [3] 闫淑萍.花生病害的综合防治[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08(11):9.
  [4] 熊辉,陈宾.几种花生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0(1):40-41.
  [5] 游春平,傅莹,韩静君,等.我国花生病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97-101.
  [6] 王建文,李军华,李永军,等.河南省花生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