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观测中需注意的问题
作者:蒋运志 陈宗行 马新建 蒋祖林
摘要从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归纳总结近年来水稻观测、土壤水分观测工作中容易出错而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建议基层气象台站农业气象工作者引起足够重视,避免错情出现,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质量,为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效果打下基础。
关键词农业气象观测;出错;问题
农业气象观测是整个农业气象工作包括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等的基础[1]。做好气象工作是气象部门的宗旨,也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农服务一直是气象服务的重点。取得具有准确性、代表性、比较性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是搞好农业气象服务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地影响着气象为农服务的效果。农业气象观测包括对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物理要素(气象要素和有关的土壤要素)和生物要素的观测和记载。现行《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从1994年执行以来,至今已有10余年,从日常业务所出现的错情来看,早测、迟测、伪造等责任性错情发生较少,但观测方法、计算、抄录、编报发报等一般性错情则相对出现较多[2-3]。农业气象观测种类及观测项目,各地根据实际而有不同,目前全国尤其是南方各省市大都开展水稻(含早稻、晚稻)观测、土壤水分观测,现将这2项观测工作中容易出错而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
1水稻观测
通过水稻观测,鉴定农业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可为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以及水稻生长的气候评价等提供依据,并为水稻高产、高效、优质提供服务[4]。水稻观测项目有发育期观测、生长状况(生长高度、植株密度、长势、产量因素)测定、生长量(叶面积和植株干物重)测定、农业气象灾害观测、病虫害观测及其调查等。水稻观测中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禾苗在秧田若发生分蘖,记住要观测记载发育期百分率。二是发育期观测一般隔日进行,但旬末必须巡视观测,即使与正常观测相同,也要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记载。三是当分蘖达到普遍期时,要增加1次密度观测,以便准确确定分蘖盛期。四是当第1次观测植株进入发育期的百分率≥10%,隔日第2次测得进入发育期的百分率≥80%。制作报表时,普遍期栏记第2次观测的日期;如果发育期要进行末期观测,也作为末期出现的日期记载。五是移栽(前3 d内)、拔节期,生长高度的测量是从土壤表面量至所测植株叶子伸直后的最高叶尖;乳熟期则是量至穗顶(不包括芒长)。六是在每一发育期的第1次观测中进行1次总株(茎)数的统计。七是农气灾害、病虫害观测中“受害期”的记录,应记载农气灾害、病虫害发生的开始、终止期。八是作物生长量测定取样的时间,在该发育普遍期的翌日上午,待露水或雨水蒸发后进行。若测定了叶面积与干物重,则记住要测密度:三叶、移栽、返青、本田分蘖、拔节,测1 m2株(茎)数;抽穗、乳熟、成熟期要同时测定1 m2有效茎与总茎数。九是地段作物进入拔节、抽穗普遍期后3 d内需进行大田调查。若出现低温阴雨、寒露风等灾害性天气,一旦达到规定指标,需进行灾情调查。十是灌浆速度测定的取样时间是开花后10 d开始,每隔5 d取样1次,直至成熟期再取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