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钟观测数据文件(J文件)的预审
摘要对台站报表制作中分钟观测数据文件(即J文件)的预审常用方法、预审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一探析,供测报人员参考。
关键词分钟观测数据文件;预审方法;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J文件是多要素分钟观测数据文件,由自动气象站采集分钟数据文件转换得到,是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A文件)的重要补充。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因感应器故障、自动站用计算机故障、电源故障、人工维护不当等情况造成自动站的分钟观测数据异常或缺测,甚至会影响到A文件的定时数据[1-4]。同时,由于J文件的数据量是所有数据文件中最大的,维护起来比较繁琐,因此对自动站J文件预审方法以及疑误记录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具有实际意义。
1 J文件的基本结构
J文件为文本文件,由台站参数、观测数据2个部分构成。台站参数由11组数据构成,排列顺序为区站号、纬度、经度、观测场海拔高度、气压感应器海拔高度、风速感应器距地(平台)高度、观测平台距地高度、观测方式和测站类别、要素项目标识、年份、月份。各组数据间隔符为空格。要素项目标识(y1y2y3y4y5)。由5个字符y1……y5组成,分别表示J文件5个要素全月分钟数据状况。以气压为例,y1=0表示观测数据部分没有每分钟气压观测数据,y1=1表示观测数据部分有每分钟气压观测数据。观测数据为全月观测数据,时间尺度为分钟,由台站参数部分要素项目标识中标识为“1”的要素构成,排列顺序如下:本站气压(P)、气温(T)、相对湿度(U)、降水量(R)、风(F)。其中风的分钟数据规定为:若台站使用的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不具备存储分钟数据,则风的分钟数据保存的是每分钟的10 min平均风向风速;若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能够存储分钟数据,则风的分钟数据保存的是每分钟的1 min平均风向风速。
2预审方法
2.1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AWSDataQC)
自动气象站在采集分钟数据文件(P、T、U、W、R文件)转为J文件前,先用AWSDataQC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对分钟数据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要素允许值范围、气候极值和要素变化的最大波动值审核。若审核发现错误或疑误,则将相应和相关单元格的背景色根据错误性质置为不同的醒目颜色,如红色表示该单元格的数据错误,黄色表示该单元格的数据超过气候极值或要素变化的最大波动值,蓝色表示相关性的疑误或错误。如果需要详细了解数据错误或疑误的原因,可用普通文本编辑器打开[5-6]。
2.2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
用OSSMO对J文件的全部数据进行格式检查,对记录进行相关审核,并对全部数据进行维护。由于自动气象站采集分钟数据文件属原始采集文件,不能进行修改,因此当分钟数据不正确时,只能在J文件中对其进行修改。审核信息保存在审核疑误信息文件中,文件名为JAIIiiiMM.YYY。
3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先后用上述2种方法对分钟数据文件进行审核,结合人工判断,常见的疑误信息都能确定[7-8]。接下来就是预审员用OSSMO对J文件的数据进行维护,并在A文件中备注维护方法和依据。
3.1参数
主要是观察要素标识符是否有误[9]。特别是雨量,在遥测雨量传感器停用后到开始使用前的月份,雨量的标识符为0,全月缺测对应的内容为R=